瑞士信貸風暴/台灣曝險逾2000億!逾41億AT1債券慘變壁紙?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瀕臨破產之際,瑞士央行火速相救,斡旋由瑞士銀行(UBS)接手。然而,國內曝險超過2000億新台幣,逾41億AT1債券(俗稱可可債)踩雷、恐變壁紙,還有下一顆金融未爆彈嗎?

近期,美國三家「S」開頭的銀行連續倒閉,包括矽谷(SVB)、標誌(Signature)及銀門(Silvergate)銀行,接連因擠兌而倒閉,被接管命運。

美國爆發中型銀行倒閉危機,全球市場還驚魂未定,大西洋彼岸的瑞士信貸竟也出事了!在3月15日,瑞信股價狂瀉於三成、創歷史新低,引發歐美股市連日重挫、金融股幾乎全面崩潰。

瑞銀32.5億美元併購瑞信,終結「大到不能倒」神話

瑞信這家歷史167年、曾擁1兆美元資產規模的指標性機構,曾是瑞士列名「大到不能倒」的國家級銀行,股價無預警跳水也逼得瑞士央行緊急出手救援,協調瑞士銀行以32.5億美元(約新台幣979.2億)收購瑞信,同時承擔540億美元損失。

瑞銀集團收購瑞信將以「全股票」交易,瑞信股東每22.48股可換得1股瑞銀,預計今年底可完成併購。

這次又驚險度過一劫的瑞信,其實一直不平靜。近年,歷經一連串的財遭遇務虧損與醜聞風波後,積極透過募資、裁員與出售資產等措施,試圖重啟昔日風光。

但是,金融業最重視的就是「信任」,當市場失去信心,基本上難以回天。瑞信去年因投資計畫失敗損失數十億美元,還被一樁莫桑比克貪腐醜聞殃及,遭處鉅額罰款。2022年第四季,瑞信更被客戶提款超過1100億瑞郎(近3.6兆新台幣)。

今年3月中旬,原本就有調度問題的瑞信,資金再度用罄,然而,持股9.9%的瑞士信貸銀行第二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NB)董座阿卡胡達里卻撤手不管,還說原因卡在「監管法規」,這才引發全球投資人恐慌,股價當日便應聲下跌,因股災導致被收購的命運。

然而,雖然瑞信被瑞銀合併,情況是持穩了,但SNB也淪為最大苦主,15億美元投資已證實至少損失八成,被外界嘲諷為最大輸家。

不過,究竟阿卡胡達里為何「動彈不得」?其實,該項投資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主導,且是在其財務顧問存有疑慮下所指示推動的。若再加碼,恐怕有因觸碰到監理防線而有「身家全都露」的風險。

事實上,這起併購案的「波斯灣」受災戶,還包括:卡達主權財富基金及沙國奧拉揚集團(Olayan Group)家族。

不過,這樁多年來最大的銀行業交易,雖然監管當局火速展現維護金融穩定的決心,也可期待浴火重生的瑞信將會重建其資產負債表,但這樁交易並不是完全「無痛」。

攤開瑞銀併瑞信的附帶條件,除瑞士央行必須提供1080億美元流動性援助,與此同時,價值160億瑞郎(約5273億)的瑞信AT1債券(額外第一類資本)將完全「歸零」,對台灣的影響程度如何?

台灣受衝擊,逾41億元AT1債券變壁紙

AT1俗稱可可債(CoCo Bonds),是歐債危機後才出現的產品,也是銀行債務中的最低級別債券。

目前,瑞信AT1可可債已成壁紙,除造成歐洲規模達2750億美元的AT1債市重擊,原股東和其部分的債券投資人更成了輸家。

台灣投資人也受衝擊。金管會統計,國內金融機構對瑞信曝險金額合計1556億美元,以保險業超過千億占最大宗,本國銀行客戶則持有瑞信相關金融商品曝險達571億元。

至於「被歸零」的AT1債券,截至3月23日清查結果,國人踩雷金額超過41億元,這當中包括五大銀行財富管理的77位客戶的16億元、六家券商的103位專業投資人的2.1億,以及國內的境外基金計有37檔基金連結到瑞信AT1債券、金額23.32億元。

對此,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已表態,AT1債券債權優於股票,而且財務 資本指標都符合監理要求,「憑什麼歸零?」他表示將會認真評估跨海向瑞士當局爭取權益,

國泰金控李長庚。遠見資料照
國泰金控李長庚。遠見資料照

瑞信危機拆彈後,市場仍瀰漫隱憂

外界最關心的是,還有沒有下個潛在風暴?

摩根大通認為,瑞信作爲全球重要的系統性銀行,原定的投行業務重整計畫是否中止,都是評估指標。

TAROBO大拇哥投顧則指出,瑞士信貸集團內控不佳、交易暴雷及管理資產流出等問題已明顯衝擊到投資人信心,後續仍須留意債券市場的大幅波動。

國內一位總經專家說得直白,目前尚無火燒連環船的跡象,下個關鍵課題反倒是如何引導產業正常化。

他強調,瑞士信貸是一家「很怪奇」的「財富管理」銀行,獲利輪廓跟商業銀行極為迥異,不是靠存放利差,真正賺錢的是各種幫客戶操作的Fee(手續費),而這類型銀行的特徵是「非常依靠商譽」,雖然有大批資金流出,但對其往來的高資產客戶來說,已提領資金還是會轉入其他競爭的私人銀行,不致影響整體金融市場,更不會是雷曼翻版。

只是,瑞信背後醞釀的隱憂不容輕忽,專家也指出,其信心危機已蔓延至全球金融圈,誰都不知道,下一顆震撼彈何時會爆,至少還得觀察半年。

而外界也在看,歐美監管機構怎麼持續祭出強化措施,安撫市場信心。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瑞士信貸會是下一個雷曼?五大要點看懂新一波金融危機
瑞銀出手!32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美英歐同表歡迎
第一共和銀行陷擠兌風暴!11間大型銀行注資300億美元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