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台南孔廟 傳統美學博物館

牌匾、神獸、建築故事、儒學場域……皆蘊含數千年傳統美學概念
全台首學孔廟大成殿,建築展現莊嚴肅穆之感。
全台首學孔廟大成殿,建築展現莊嚴肅穆之感。

台南孔廟是全台首學,除是教育殿堂,你知道,其實台南孔廟更是一個精緻的美學博物館,無論是牌匾、神獸、建築故事、儒學場域等,都蘊含數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學概念;還等什麼,有機會一定要來走訪孔廟和周遭,共同來體驗和學習,進行美感探索。

文:林雪娟∕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台南孔廟是全台首學,除是教育殿堂,你知道,其實台南孔廟更是一個精緻的美學博物館,無論是牌匾、神獸、建築故事、儒學場域等,都蘊含數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學概念;還等什麼,有機會一定要來走訪孔廟和周遭,共同來體驗和學習,進行美感探索。

文:林雪娟∕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神獸蒲牢,形體似龍而體小,性好鳴叫,負責報時,成為吊鐘上的環。
神獸蒲牢,形體似龍而體小,性好鳴叫,負責報時,成為吊鐘上的環。
孔廟文化節 尋找隱身神獸足跡

台南孔廟是台灣第一座孔廟,每年九月祭孔,文化局也會在此時舉辦孔廟文化節,今年活動設計強調尋找隱身在孔廟園區與器皿裡的各式神獸足跡,質感工作坊並將古蹟現場化為美學美感的體驗教室與踏查區域,並安排多場導覽踏查行程,讓古蹟說自己的故事,轉化古蹟,成為共學教室。

台南孔廟如何「玩」?其實多年來,在文化、體制、趣味上,各自發展出清晰完整的認識,也衍生出禮器、神獸、建築語彙等角度的觀察與探討,探索孔廟的歷史、建築,展現台南孔廟當代「廟學合一」精神。

螭首,傳說嘴能吞江吐雨,是排水獸,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
螭首,傳說嘴能吞江吐雨,是排水獸,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

孔廟大成殿的御匾,是大中華地區唯一剩存清朝皇帝的八方御匾珍品,這些九五飛龍御匾,從康熙、雍正、乾隆到光緒等,御匾外框都有九隻五爪金龍,以咸豐的「德齊幬載」最為豪華;祭孔大典上的樂器,上有各種神獸,如祭孔八音樂器的木音,有三、敔、柷、舂牘,其中木敔,乃以木雕做成的樂器,形如虎,背上有齟齬,共二十七個,樂章奏畢,樂生取竹片束,刷著木敔,代表音樂結束。

另外在儀仗武器中的神獸睚眥,是龍生九子中排行老七,其性記仇,瞪目齜牙,性好殺,能吞刀咬槍含劍,負責護持兵器,更增武威,是刀劍的吞口獸;在鏞鐘上有神獸蒲牢,形體似龍而體小,性好鳴叫,負責報時,鐘上的獸鈕,即是吊起鐘的那個環。這些神獸除了在孔廟的各個角落,在臺南的大天后宮與北極殿也都可見祂們的蹤跡。

另外在孔廟的露台,仔細看,有四隻螭首,傳說嘴大,能吞江吐雨,負責排去雨水,也就是排水獸,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稱為螭首散水。

孔廟的斗拱,充滿建築和藝術之美。
孔廟的斗拱,充滿建築和藝術之美。
挖掘角落特色 探索歷史建築之美

孔廟除了是古蹟,更是美感教室,可以設計出兼具傳統和當代美感的不同課程,孔廟文化節活動,圍繞在古蹟周遭,讓暗藏在古蹟角落的特色被挖掘,讓民眾得以共學、共創,更共美。在全台首學孔廟各空間木建築常見接榫結構,在大門可見斗栱,學員可在紙藝老師指導下,製作出自己專有的斗栱吊飾;並以捲紙技巧,製作專屬的智慧筆,成為跨越傳統與當代美術課程的精緻體驗。

孔廟園區內有各式各樣的圖案和紋路,展現高度藝術性。
孔廟園區內有各式各樣的圖案和紋路,展現高度藝術性。

既是孔廟,書寫在匾額上的書法總令人驚艷,即使無法一時半刻成為書法大家,然透認識墨色與運筆技巧習字,書寫在紙扇上,體驗書法之美,更學習到古代文人風采。

孔廟園區內隨處可見書法之美。
孔廟園區內隨處可見書法之美。

建築部分,孔廟各空間紋理各有巧妙和特別,在老師帶領下,喜愛手作朋友可以採集不同紋路,如牆面、地板、窗框等,透過觀察採集,製作成印章版型,來一趟孔廟,除帶走豐富的知識,更可印製在文青提袋上,將孔廟帶回家。

台南孔廟是台灣第一座孔廟,隱身厭孔廟園區和器皿內的各式神獸足跡,更引領大小朋友得以探索孔廟歷史和建築之美,孔廟文化節也推出「神獸在哪裡」的趣味尋寶測試活動,只要完成,還可獲得特別製作的神獸尪仔標及文化局古蹟限量販售的至聖點心麵。

木敔,形如虎,樂章奏畢時,樂生取竹片束,刷著木敔,代表音樂結束。
木敔,形如虎,樂章奏畢時,樂生取竹片束,刷著木敔,代表音樂結束。

文化局的孔廟文化節活動寓教於樂,透過各項工作坊、體驗活動,所有設計都緊扣觀察古蹟、美感收集、採集學習及認識儒學特質,透過各式各樣精彩活動,讓所有人認識孔廟之美。趕不上孔廟文化活動、沒時間參與也沒關係,歡迎民眾隨時造訪,透過不同欣賞角度,認識這個全台首學的孔廟美學博物館。

孔廟大修時,八方御匾卸下,於鄭成功文物館展出,民眾難得可以近距離欣賞。
孔廟大修時,八方御匾卸下,於鄭成功文物館展出,民眾難得可以近距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