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就在身邊 搭建主流化夥伴關係 救石虎你也做得到

生物多樣性就在身邊 搭建主流化夥伴關係 救石虎你也做得到

2019年08月26日 上稿編輯: CLiao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亞馬遜大火、北極融冰讓生物多樣性拉警報,台灣一個月連續三起石虎路殺,也讓不少民眾質疑,在石虎族群熱點堅持開路是否合理、以石虎為首的淺山生態,還能承受多少衝擊?國際間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是當人們了解生物多樣性服務關乎自身福祉,進而支持施政兼顧生物多樣性,才能解決石虎保育這類跨域治理的困境。

為了讓生物多樣性服務的好處深植人心,由農委會林務局為首的六個跨部會單位1,組成的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工作小組,上週五(23日)於林務局舉辦「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夥伴關係」說明會,來自社區、民間團體、學術單位、政府部門以及企業,共130人、71個單位參加。 以主流化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

為什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很重要?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以石虎保育為例說明,過程牽涉到農業、公路、地方和中央政府等單位跨域治理的議題,非保育單位單方面努力就能達成目標;當社會具備生物多樣性共識、政府施政落實生物多樣性行動,就能共同解決石虎困境。

換句話說,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才能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根本。這也是生物多樣性《愛知目標》致力於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道理。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細緻到,在我們日常生活所做的每項決定,都思考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進而選擇有助或維持生物多樣性的決定。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生態組長林瑞興簡報時指出,包括人人都知道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並且知道採取哪些行動足以保育和永續生物多樣性。國家和地方發展策略與規劃制度,納入生物多樣性價值,並且反映在國家預算體系和報告系統中。

其次,各項產業、事業中,降低危害生物多樣性、有助生物多樣性的作為,或政府、商業和權益關係人採取永續性生產與消費,減少自然資源的負面影響,都能獲得政策鼓勵、經費挹注與社會支持,都是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作為。

「企業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巨大,卻未意識到他們的生產、製造行為左右了生物多樣性存亡。」林瑞興舉例,日本電子業努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為此發展詳細的指南,說明在生產流程中,每一個步驟和生物多樣性的關係是什麼。未來會邀請各個部門討論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發展類似的說明。 2020年愛知目標期末考 搭建夥伴關係向前衝

2020年是生物多樣性關鍵時刻。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科長石芝菁說明,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以2050年達到「與自然和諧共處(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的願景為目標;2010年10月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第10次簽約國大會,通過了為期十年的2011-2020策略計畫與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也即將於明年中國昆明舉辦的大會(Cop 15)結算。

倒數一年中,是各國朝目標衝刺的階段,台灣也在此時透過國土綠網計畫提出「台灣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夥伴關係」,期能在倒數一年內,有效率、有系統地展現台灣生物多樣性相關工作成果,以及對愛知目標的貢獻。

「搭建生物多樣性夥伴關係的目標,是透過橫向串聯及一致的主題意象,以有限的資源,於短期內具體提升國人對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並能創造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社會氛圍。」林瑞興說。

至於如何加入呢?林瑞興說,夥伴關係雖不限對象,但必須是團體或組織,並且於明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活動註冊平台登記生物多樣性相關活動、事件,就能運用共同的 LOGO 與 SLOGAN,幫助民眾辨識;主辦單位會以接力賽的方式,一棒接一棒、一個活動接著一個進行活動宣傳。

此外,明年也會主辦特定的活動。首先在4月22日到6月5日之間,串聯地球日、生物多樣性日及環境日三個重要節日,舉辦各式活動;其次在昆明大會後,在台灣舉辦生物多樣性高峰會,以參與式討論、成果展現方式,呈現國際局勢和台灣環境現況,以及台灣未來生多發展方向。 教育部門不能缺席 經濟、交通、農業部門加進來

今年生物多樣性日前,特生中心公布一項依據聯合國認可的生物多樣性民眾認知調查結果,6成受訪者表示聽過,1成3民眾能完全正確回答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多數人無法回答生物多樣性是什麼。其中15~24歲年齡層中,有9成聽過,顯示義務教育是「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重要管道。

台師大退休教授呂光洋發言表示,教育部除了課綱,更應該扮演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重要角色,不能缺席;他認為義務教育將一年兩次戶外教學,外包給旅行社,對推動生物多樣性沒有幫助。而都市人口密集、學生多,更應發展生樣多樣性課程。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主任許富雄認為,擴大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除了教育部門,各部會也很重要,尤其媒體報導在社會教育扮演的角色。「早期媒體對生物多樣性和保育報導較多,這幾年偏少;反而是動物權報導增加。」

幾位與會者都同意教育、媒體宣傳的重要性,也有建議編列宣傳預算,邀請媒體報導。不過,該如何降低民眾認知「生物多樣性」的門檻,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楊懿如建議,發展具台灣特色的環境保育,讓民眾感受到其重要,或能達到主流化的目標。

台大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袁孝維指出,突破同溫層、達到生物多樣性主流化,農業、經濟、交通、教育等部會不可缺。他期待這項工作不只是為了明年昆明大會,而能長期推動,並規劃明確的短中長程目標;工作小組也能精準鎖定目標對象推亮點,並具備規劃議題能力向媒體公布。 與全球共同維繫生物多樣性 台灣社會責任

至於台灣國際處境如此艱難,又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為何這麼認真推動生物多樣性目標?林瑞興接受採訪時說,生物多樣性已證明關乎人類存續,尤其台灣經濟發達、人口密集,自然資源的消耗也十分龐大,必須大量依賴其他國家提供的生物多樣性服務。「也就是說,全球部分地區,因台灣社會的行為,影響生物多樣性。」

林瑞興說,這項認知很重要,在此基礎下,把台灣的生態做好,與國際合作,其實是幫台灣社會的忙。

他接著說,台、中關係,雖因政治 因素顯得微妙,但無論明年是否在中國舉辦,台灣都不具備聯合國會員國身分;在中國舉辦的昆明大會,也許讓台灣更難發聲,不過中國以及全球在生物多樣性的努力,都足以成為台灣的借鏡;透過台灣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夥伴關係,也讓全球看到台灣的成就。 【台灣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夥伴關係 近期活動】 一、台灣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夥伴關係研討會 主題:主流化方法與實務運作 特色:日本生物多樣性主流化(UNDB-J)負責人及電子業主流化負責人、國內相關部門實務分享與討論 日期:10月7日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二、LOGO票選活動 月底將於「台灣生物多樣性-We Care! We Protect!」網頁進行Logo票選活動,獎品總金額10萬元以下,首獎則為2萬元以下贈品,邀請讀者鎖定粉絲專頁,隨時留意相關動態。

註釋:

[1]工作小組由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業試驗所,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內政部營建署、環保署等六個單位組成;並由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獲得標案,成立秘書處,擔任幕僚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