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搶搭數位轉型潮!以影音辨識、區塊鏈技術助力禽畜養殖

隨著科技的進步,勞力密集的畜牧業也逐步走向數位化。運用科技的精準畜牧(precision livestock farming)不僅能提升業者的生產效率、促進動物福祉,也能從產地源頭管控食品安全品質。

精準畜牧的市場規模正在成長中,據市場研究機構 Verified Market Research 報告指出,2020 年精準畜牧市場價值為 30.1 億美元,預計 2027 年將達到 54.3 億美元,2021 年至 2027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估為 8.81%。

而精準畜牧領域相關的科技,包括影像辨識、聲音辨識,甚至是區塊鏈等,有哪些創新的應用案例?

影像與聲音辨識掌握動物行為,優化管理

全球速食業龍頭麥當勞擁有大量的肉品採購需求,為了提升肉品來源的動物福祉,麥當勞於 2019 年起和美國食品與農業研究基金會(Foundation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Research,FFAR)合作展開「智慧肉雞(SMART Broiler)」研究計劃, 投入 400 萬美元資金及技術支援,向各界募集能夠改善肉雞福利的自動化監測計畫。

獲選的提案內容中,包括透過 AI 影像辨識,分析雞隻的步態、行走能力、互動能力、羽毛清潔度等指標,以及透過聲音辨識,由鳴叫聲觀察出健康狀況有異的雞隻,向養殖人員示警等。

麥當勞全球永續部門副總裁 Keith Kenny 表示,「我們很高興與 FFAR 合作創新且可擴展的技術解決方案,使我們能夠以全球的商業規模,監控不同供應鏈中動物的行為和福利,最終幫助改善動物福祉。」

artem-beliaikin-Mpm69Pad_-8-unsplash.jpg
artem-beliaikin-Mpm69Pad_-8-unsplash.jpg

另一方面,影像辨識技術也能協助養殖人員的日常工作。在養豬業中,豬的重量是決定銷售等級的重要依據,但測量體重達 100 公斤以上的豬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日本《IoTNews》報導,日本 Eco-Pork 株式會社提供養豬管理系統「Porker」,利用影像辨識技術,透過 AI 模型針對豬的輪廓大小估算重量,能夠同時計算多頭豬的體重和生長狀況,並可以透過行動裝置的軟體,遠端即時掌握豬的體重和生長狀態。此外,也能透過辨識豬的姿勢和行為,偵測出狀況異常的豬隻。

區塊鏈技術溯源生產履歷,把關食安

不僅是 AI 技術,近年火紅的區塊鏈也能應用於精準畜牧。例如 IBM 2016 年起展開「IBM Food Trust」計畫,運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完整記錄供應鏈中從生產、加工到配送的產銷過程,成為更優於現有產銷履歷的溯源方式。

在韓國,也有企業發展區塊鏈於畜牧業的應用。根據 《Korea IT Times》報導,韓國家畜健康管理公司 uLikeKorea 於 7 月 30 日宣布,推出韓國首個基於區塊鏈進行管理的養殖場,將運用於產銷過程以及動物健康狀況的紀錄。

uLikeKorea 公司 CEO 金希真(音譯,Kim Heejin )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使用 Livecare 技術和服務,應用於牲畜管理的各個階段,包括屠宰、加工、配送過程,消費者可以透過我們的平台獲得每個階段的完整記錄。」

uLikeKorea 經營的肉牛養殖場,也使用生物膠囊來監測牛隻的胃脹氣綜合症、消化不良等疾病,透過及早發現這些疾病的症狀,避免牛的健康受到更嚴重問題的影響。牛胃裡膠囊中的感應器會收集數據,傳送至區塊伺服器儲存,為牛的健康狀態提供透明和準確的數據。

stijn-te-strake-UdhpcfImQ9Y-unsplash.jpg
stijn-te-strake-UdhpcfImQ9Y-unsplash.jpg

在台灣,也有精準畜牧的落地案例。例如家樂福與 IBM 合作,推行運用區塊鏈技術的豬肉生產履歷,透過手機掃描包裝上的 QR Code,即可獲取生產過程資訊,提升對產品的信賴度。

另外,政府單位如經濟部工業局,亦推動「智慧城鄉計畫」,其中的智能水產養殖物聯網服務,便透過智慧感測裝置,遠端即時監控養殖池的生態環境數值,包括養殖池中的溫度、溶氧量、酸鹼值等水質資訊,並將監測數據傳送到雲端中心,建立養殖資料庫,一旦水質出現異常,系統也會即時示警,讓業者透過手機 App 就可掌握風險、提前防範。

各種精準畜牧的多元應用,隨著 AI、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進步持續推陳出新,帶來優化養殖過程、提升動物福利、保障食品安全等優點,後續發展可期。

然而,除了能帶來的優勢與效益,精準畜牧仍有一些難題尚需克服,包括科技設備導入成本、辨識精準度的技術面限制,以及如何讓消費者與業者雙方,皆認知科技結合肉品產銷的重要性,並採取實際行動等,有待政府與企業持續努力推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