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育成為階級戰:台灣迎向雙語國家,師資不足背後的「難言」之隱

文:劉十賢(台大新聞所研究生)

「If you hear“I am an apple”, you need to be an apple!」

「同學可以嗎,但如果你聽到”we are an apple”請你們花5秒找到組員,變成一顆蘋果。」

「開始囉,five, four, three, two, one, go! YOU ARE AN APPLE!」

在沒有座位的國中表演課教室裡,一群15歲的中學生錯落坐在各處,台前的Ivon(化名)中英文並用的講解遊戲規則、帶領孩子們進行活動。

今年(2021)是Ivon當代理教師的第四年,所屬的學校日前通過教育局的核可,將從下學年開始轉型為雙語實驗課程學校,為了提前準備,從去年起她便配合校內政策,改以雙語進行課程。

為了準備這堂課,她花了2倍的時間,從課室用語到教材裡的專業名詞,都需要重新用英文掌握。下班之後的她,其實仍在為教甄【註1】奮戰,原本就已經夠少的名額,再加上英語門檻的限制,讓考了數次英檢仍尚未達標的她感到疲憊。

2030雙語國家,師資是最大考驗

蔡英文總統在2018年提出「2030雙語國家」的願景,希望能藉由厚植國人英語能力,來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教育被視為政策裡的重要一環,教育部規畫在2030年前達成中小學「英文課全英授課、部份科目【註2】雙語授課」的目標,針對職前的師資培育生及在職教師,開出各種學分班與研習活動,目的是培養出大量能在未來以雙語進行教學的師資。

但與此同時,教學現場的雙語課程早已同步啟動,各縣市都在建置雙語學校,申辦與核准的數字年年攀升,從而產生大量的師資缺口。

等待大學裡接受雙語教程訓練的新血投入現場,變成緩不濟急的期待,就算一兩年後他們紛紛畢業且有意投入教職,中小學每年低於1成的教甄錄取率,也說明教育現場能容納新人的空間相當有限。

因此,現職教師能否轉型為雙語師資,至少就現階段而言至為關鍵,但他們轉換跑道的過程,卻存在著重重阻礙。

雙語教學 = 全英語教學?教育現場的分歧想像

「學科內容對我來講還是第一順位。」已有10餘年教書經驗的台北市誠正國中表演藝術教師張懿茹,從3年前開始嘗試雙語授課。

走進她的課堂,中、英文的比例大約各半,她認為雙語教學,是給學生多一個聽說英語的機會,但學科本身不能被犧牲,還是要採取合宜的方法控制教學進度與成效,包括適量的使用孩子熟悉的本土語言,以及鼓勵學生在語言上互相幫忙。

然而,教育部針對雙語教學所頒布的《全英語教學師資培育計畫》裡的計畫目的明確寫著「培育以英語教授各學科之專業師資」,追求全英文的教學環境,似乎才是官方更主要的目標。

是「雙語」還是「全英語」,政策與執行面的認知落差,讓許多教師無所適從,對「全英語」授課沒有信心的教師,也因為害怕「講錯、被學生取笑」而對雙語教學卻步。

已有4、5年輔導雙語學校、雙語教師經驗的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認為,比起可以透過進修增強的語言能力,「雙語知能」才是雙語教師最需要具備的能力。

他口中的的雙語知能,指的是能夠讓英語自然的融入教學,以生活化的方式,讓外語和本土語言並存在課堂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能使用多種語言的情境,也不能犧牲學科知識的學習,「雙語課絕對不能變成英文課,」林子斌強調。

語言優先於學科,與教學現場脫節的甄選機制

即使雙語教學的成功與否,牽涉學科教學的專業程度、課程設計能力,以及教師本身的意願,但甄選制度裡卻把「語言能力」變成優先且幾乎唯一的考量。

有意報考者,除了持有學科教師證之外,還必須具備CEF架構B2級【註3】以上的英文能力證明,相當於全民英檢中高級以上的英文水準;或者是主修英文相關科系畢業,並在大學時期加修第二專長【註4】的合格教師。

教師的專業本在學科能力,但現況對叩關教甄的新人及代理代課教師而言,本科的教學能力再強,只要跨不過外語的高牆,就難以取得教職。

然而,我們真的有這麼多「準備好」的雙語教師嗎?

以近兩年的台北市國小教甄來看,在體育、藝文……等藝能科開出的一般缺與雙語缺大致各半,但報名人數卻有天壤之別,平均下來,每個「一般缺」有高達10人同時競逐,但「雙語缺」的報名人數卻甚至少於缺額。

中學端的教甄也是如此,以今年(110)的表演藝術科為例,開出的9個缺額全是雙語,等於將不具備合格英文檢定的表藝教師全部拒於門外,最終的結果,是只有7名考生前來報名應試。藝能科的缺額向來稀少,如今再套上雙語的緊箍咒,讓等待一份教職的預備教師們處境更形艱難。

教學現場與教甄脫節的怪象,已成為雙語急促上路後的日常。

儘管台北市教育局對外表示,缺額都是由各校開設,官方只負責公告與辦理考試,但師資不足卻是主管機關不能不正視的問題,不論原因是是英語門檻的設定過高,或者培訓不及,都顯示出教育前線根本還未備妥充足的雙語儲備教師。

位於新北市的光復國小,在 109年轉型為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校長張明賢表示,雙語教學確實能讓學生「透過長期、大量的接收英文訊息,而產生語言與行動的連結,進而不害怕使用英文,」是有意義的政策,但他也坦言,以各縣市都在大力推行雙語教學的現況而言,師資量離充足無虞,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

有心投入雙語教學,語言門檻卻讓教師孤立無援

Ivon為了通過英文檢定參與教甄,成為正式的教師,兩年內參與了6場不同的英語檢定,期間還曾經因為規定改變,白白報了兩場「用不上」的考試,「報名費到後來都不眨眼睛了,」她苦笑形容。

備課與工作之外每天花兩小時讀英文的她,最終還是差了幾分,而無緣報名今天的北市教甄,雖然她仍然在學校教著一週5節的雙語課程。

不論正職教師或代理教師、不論本身語言能力如何,他們之中被指派,或有意願挑戰雙語教學的其實不在少數,但主管機關以語言檢定為標準設下種種限制,很難給予這群人有力的支援。

張懿茹回憶成為雙語教師之初,在缺乏教科書和專業指引的情況下,她和校內的英語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共同備課,校方也盡可能找尋資源,協助他們摸索雙語教學的樣貌。

其實當時,學校曾有意推薦她參與官辦的「雙語教學在職教師增能學分班」,儘管本身也有高度的意願,但最後卻因多益分數不足而未能取得報名資格,「我們這些教學現場的老師,不能參加那些工作坊,也還是必須教雙語,那為什麼要設一個門檻呢?」

累積了3年的經驗,現在張懿茹已經找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與特色,她也觀察到雙語班的學生「會因為有不一樣的語言刺激,變得更專心、更勇敢,也更喜歡幫助別人,」不過回想起黑暗裡找路的過程,還是難免有些無奈。

像Ivon或張懿茹這樣「有實無名」的雙語教師到底有多少?他們不存在於任何一份官方的報表裡,卻真實的在這波政策之下付出心力。

台師大教授林子斌表示,很多雙語教師原先的課程負擔就不小,嘗試雙語教學沒有額外津貼,鐘點也不會因此升高,「老師懷有的熱忱只是希望提供孩子更多的機會,他們相信這對學生有幫助,所以願意去做。」

出於自願的熱情,也需要被穩定的供給燃料,才能燒煉出真金。

「我們不認為語言能力不重要,它的確是重要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說,但站在工會的立場,認為應該先將師資準備好,再開始推動現場教學,絕不應該躁進。同時,工會也建議官方採取借調培訓的方式,讓教師有完整的時間受訓成為雙語師資,而不是要求他們在本身的工作與增能當中奔忙。

倘若CEF架構的B2程度,是雙語教學的必要條件,那怎能放任未合格的教師進行教學?或者政策制定者認為語言檢定取得與否對教學品質未有影響,則又何必設下這樣的門檻?

循序漸進,雙語教室存在可行性

台北市三民國中的「國際教育」課堂,是學校裡的雙語特色課程,週一早晨的課堂,主題為「疫情下的遠距教學」,本職是公民教師的張懿婷,和來自美國的外師Libby一搭一唱,幾乎以全英文的方式授課,學生則在中、英文間自然的切換參與討論,當學生間出現取笑彼此文法錯誤的聲音時,教師也堅定的制止,只怕孩子好不容易張開的口再次緊閉。

課堂的氛圍似乎完全不受語言的影響,外師適時介入小組討論,學生的臉上看不到太多害怕的神情。

三民國中校長莊國彰認為,學校課程能和當前的雙語政策接軌,主因是他們早在全面推動雙語教學之前,就已是教育部的國際教育重點學校,累積了許多國際交流的活動與特色課程,也讓校內的教師對於「帶給學生國際觀」有相當高的共識,現在50位教職員中,有20位正在進行雙語教學,每週每班有三分之一的節數以雙語授課。

莊國彰表示,「教師本身的意願才是推動雙語的關鍵,」諸如語言等知能,可以透過訓練加強,但如果校內對於雙語沒有共同的論述願景,便難以走得長遠。

對英文不算太有自信的張懿婷也說,透過和外師共備,以及參加校內的社群、英文加強班……等活動,得到很充份的幫助。

但即便是三民國中這樣推行雙語相對無礙的學校,現階段也僅有2位具有B2的資格,檢定的標準是否合理、語言能力是否能直接換算成教學能力,存在討論空間。

疫情之後,雙語教學亟需重整步伐

5月,台灣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發生重大變化,各級學校停止實體授課,雙語+遠距,對於中小學教師而言又是挑戰的開始。

而教育部也因忙於規畫疫情相關的配套而婉拒受訪,針對雙語師資所面臨的困難,截稿前尚無法取得官方回應。

疫情為現下的台灣帶來不小衝擊,但它或許終將只是一場短暫的風暴,可是失速的雙語教育政策,若未能盡快導回正軌,造成的影響將會十分深遠,中央與地方政府在衝刺雙語學校設立數量的同時,也應當正視培育師資所需的資源,提供有志投入的教師更多的時間與機會,不應讓政策悖離初衷,淪為教育人力之間的「語言階級戰」。

註釋

[1] 教師甄選,於每年6-8月之間由各縣市教育局舉辦的教師招考,各科缺額視當年度情形而定,通過者可取得正式教職。

[2] 現階段雙語教學的辦理對象,皆以非大考考科的藝術、體育、資訊……等藝能科為主。

[3] 歐洲語言學習、教學、評量共同參考架構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其中B2等級相當於全民英檢中高級、多益785分、雅思6.0……等。

[4] 師培生在主修科目之外,加修另一科目的部份學分課程,即可加註為第二教學專長,也可報考擔任該科目之教師。

延伸閱讀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從水梯田復耕到里山倡議,疫情下感受大自然傳統知識惠益
【專訪】女性向AV團隊「潮間帶」:鼓勵女性公開直面情慾,首部影片如何滿足600多位群募投資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