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利率難回去 台灣如何善用低利環境?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央銀行在今年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後,維持台灣國內利率不變,重貼現率穩守1.375%,這也是央行連續11季利率維持不變。翻開央行歷年的利率紀錄,1961(民國50年)年央行重貼現率最高為14.4%,2001年從4.625%降至2.125%之後,之後利率就沒有再回到4%以上,且在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滑落2%以下後,就一直維持在只有1%多的水準。當高利率難以回去,央行理事對於「低成長」、「低利率」、「低物價」現象表達憂慮時,台灣又該如何善用低利環境?#請聽記者陳林幸虹報導#

低利環境 銀行存放款利差愈來愈小

台灣國內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也成為銀行存放款利差愈來愈小的原因之一。根據中央銀行的歷史資料,在1980、1990年代時,約民國70、80年時,本國銀行的存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在利差部分還有3%至4%多,但之後利差逐漸縮小,到了2001年,民國90年之後,利差縮小至只有2%多。到了去年第四季,本國銀行的存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各為0.55%和1.9%,存放款利差只有1.35%。

低利率環境,除了造成銀行存款放利差愈來愈小,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題報告時也指出,由於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使得保險業得尋求國外報酬率較高的投資標的,至今年1月底,保險業國外投資總額為16兆多元,占總體資金高達7成。

不只保險業投資海外賺利差,本國銀行也是如此。國內銀行吸收新台幣之後,將其換成美元,新台幣和美元之間的利差,也是銀行獲利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如果美元升值,當然也會對銀行造成匯兌損失。

國內低利率環境 央行理事也憂慮

中央銀行在今年第一季召開的理監事會議上,部分理事對於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也表達憂慮,認為恐怕會造成「低成長」以及「低物價」的現象。不過,央行總裁楊金龍也強調,低利率全球皆然,並非台灣獨有,且也不是開始於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的寬鬆政策,而是1995年之後全球物價下跌之後就陸續開始,當時經濟學界認為,這是中國、印度加入全球化後所帶動生產物價的下跌,後來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將全球長期利率下跌現象,解釋為停滯成長(secular stagnation),且以經濟學家的觀點來看,利率持續下跌與物價下跌有關係。

楊金龍也舉美國為例,過去透過提高或是降低利率來促進經濟成長,都有顯著效果,但是當美國的經濟規模已不如以往,且隨著資金移動愈來愈國際化,美國提高利率後,長期利率也無法提高;所以當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無法解決低利率的問題,很顯然的就是結構性的問題必須加以解決。楊金龍說:『(原音)所以我才會在以前強調,國內經濟成長要有3個配合,靠貨幣政策是沒有辦法的,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短暫可以,長期也沒有辦法,要配合結構性的調整,全球化的情況下,資金在自由移動時,國內的貨幣政策自主性就會降低,自主性降低,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會降低。』

低利環境資金借貸容易 但卻沒入實質性投資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台灣國內的低利環境,讓投資人取得資金較為容易,不過,目前看起來,資金多是進出股市,並沒有進入實質性投資,也因此看不到刺激經濟向前的效果。殷乃平說:『(原音)我們看到這些資金大半都是進到股市,所以股市居高不下,而這些資金進入實質投資,設廠生產這一塊反而很少,這就牽涉中央銀行雖然有這個政策,但政府是否有具體政策,導引資金走向實質的生產,因為有實質的生產,才會雇用更多的工人,才有刺激經濟向前的效果,否則這些錢進到股市就是一直在玩金錢遊戲,我們目前看到的後面現象比較多。』

至於何時才有機會回到高利率?學者也認為,以目前脆弱的經濟環境,恐怕還得多年的時間,目前看來得要幾年都難講得準。殷乃平說:『(原音)時機還沒到,而且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因為美國過去印鈔印太多、利率低,產生的負作用就浮出來了。過多貨幣產生對物價的衝擊,會逼著聯準會做升息,目前的環境是脆弱的經濟環境,主要原因就是鈔票太多,回收也不敢快,現在經濟出現負面效果,又踩煞車,但鈔票在外面,又怕對物價和經濟帶來另一種衝擊,就又變成輕不得,又重不得。』

當高利率難以回去,低利率又因為目前國內外經濟狀況,仍將維持,台灣又該如何善用低利環境,讓豐沛的資金,能夠導入實質性投資,政府相關部會確實應該要好好思考。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