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興起「混合工作模式」 不用每天進公司掀正反意見

新冠疫情後,混合工作模式成為一種浪潮,部分工作日進辦公室、剩餘時間在家工作,是許多年輕人或有家庭的勞工喜愛的上班方式。

英國德勤今(2024)年針對44個國家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展開調查,發現無論哪個地區,年輕人都更喜歡混合工作模式,原因包括減少通勤和治裝成本、工作更容易保持專注提高效率,以及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等。

前思科領導力資深副總古德說道,「我認為疫情幫助很多人看到,若權力轉移更多在員工身上,或是更少被要求進辦公室會是什麼樣子,有趣的是人們發現這麼做工作效率更高。」

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代表能擁有更多時間休息,家中有年幼子女或年邁父母的勞工則認為,彈性的上班地點,讓他們能兼顧照顧責任。

但也有人擔心,以遠距為主的混合工作型態,將失去建立人脈和尋找贊助的機會,對於喜歡實體交流的族群,也可能因此罹患心理疾病。此時,專為遠距上班設立的共享辦公室,就滿足了部分勞工的需求。

自由工作者史丹莉指出,「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仍和那些我在這裡認識的人脈保持聯繫,我們可以合作、一起工作,或是聊聊天。」

國際工作場所集團代表司凱奇認為,「當企業試圖要求員工回辦公室上班時,其中一個最大的阻力是塞在車陣的時間以及油錢等,因此有其他上班地點選擇就是一個解方。」

不過,仍有許多企業主反對全遠距或混合工作模式,像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就召回員工,甚至威脅若每週不在辦公室待滿40小時就會被開除。亞洲企業普遍也不接受新型態工作,擔憂員工若不在老闆眼皮子底下,就會混水摸魚。

古德說道,「在家工作的爭論點是,你是否有如老闆所認為的那樣盡全力工作,還是只有你認為你有盡力工作。如果信任員工所說的,那麼可以有幾天不用被干擾,專注工作且不必通勤,這樣很瘋狂嗎?完全不合理嗎?」

事實上,當今勞工不僅追求混合工作模式,高技術人才只攜帶1台電腦數位游牧已成為年輕世代嚮往的目標。

人力資源專家指出,離開辦公室工作不代表勞工會毫無限制的休息,勞資雙方需多溝通建立信任,雇主也得意識到,勞工找工作時真正在乎的事情不是工作地點,而是完成工作的方式及自主權。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南韓濟州島推另間辦公室計畫 公務員可換地方遠端辦公
美共享辦公室企業申請破產 英業者:中小企業仍有租借需求
台鐵加油工倒臥辦公室身亡 兇嫌拒捕跳樓送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