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難解問題:親子長時間被「關」在家,引發焦慮該怎麼辦?

對大部分的家長來說,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有各種不同的照顧難題,2歲以下的餵奶、哺乳,4歲以下的陪伴、照顧,6歲以下的互動、學習,國小時期的遠距上課協助、教學等……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家長居家辦公、孩子停課,異地工作和遠距上課的模式打亂了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作息,不能出門的限制衍生不少困境、溝通障礙,更成了為人父母蠟燭兩頭燒的難題。

畢竟,對大部分的家長來說,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有各種不同的照顧難題,2歲以下的餵奶、哺乳,4歲以下的陪伴、照顧,6歲以下的互動、學習,國小時期的遠距上課協助、教學等,更遑論這些挑戰,往往還要同步應付工作上的各種任務。

在正常上班、上學的日子裡,家長可以把這些任務託付給校園,白天當好一個員工,晚上再盡父母的責任。但當這些不同的身分全部集中在同一個時刻,且幾乎是24小時不能間斷的考驗下,自然漸漸衍生各種焦慮和無奈。

特別是孩子哭鬧、搗亂,要陪著玩遊戲跟準備三餐,但同時又要處理視訊會議、各類提案時,沒有孩子的人可能無法想像那有多麼煎熬。

長時間相處導致更多焦慮出現

長時間照護孩子,讓許多家長有焦慮問題。pexels
長時間照護孩子,讓許多家長有焦慮問題。pexels

長時間照護孩子,讓許多家長有焦慮問題。pexels

美國諮詢協會(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表示,在疫情的衝擊下,愈來愈多臨床案例與家長的焦慮症有關,因為疫情改變了你我的日常生活、被迫做出調整,這些變化導致更深層的憂鬱和不確定性。

對於一些父母來說,這樣的狀況會導致恐慌發作次數增加、壓力承受能力下降,還有失眠、煩躁、頭部和身體疼痛及疲憊等反應──進而導致家庭衝突或夫妻衝突的增加,這主要是基於在疫情中養育子女意見的分歧。

而關於重返學校與否、工作的衝突等,更會造成緊張局勢並擴大現有的歧見。

專家強調,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人必須克服困難才能繼續工作、育兒和扮演稱職父母的角色,即便未來生活恢復正常,也可能會經歷這種心理創傷性症狀氾濫。

要應付兩個孩子的家長壓力又更加巨大。pexels
要應付兩個孩子的家長壓力又更加巨大。pexels

要應付兩個孩子的家長壓力又更加巨大。pexels

而為了對應這種症狀對生理、心理的影響,綜合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會是較有益的方式,專家分享,這種治療方式包含瑜珈、運動等舒緩身心的方式,甚至在燈光、顏色和音樂的部分讓自己情緒緩和,並適時深呼吸,在可以的時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醫學上,心理治療一般是基於心理治療理論及實證研究建立的系統,以建立關係、對話、溝通、自我探索、行為改變等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目標。

然而,一旦這些方法都沒有緩和,還是得尋求心理諮商為關鍵。

不過,其實這樣的心理壓力,可不是只有大人才會發生。

被關在家的孩子 其實壓力也很大

其實孩子也有一樣的相處壓力。pexels
其實孩子也有一樣的相處壓力。pexels

其實孩子也有一樣的相處壓力。pexels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統計下,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全球至少有超過1/7的兒童、約3.32億人在政府的政策下居家生活至少長達9個月,這使得孩子的健康和福祉都處在於危險狀況當中。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亨麗塔福爾(Henrietta Fore)表示,「由於全球的封鎖和疫情大流行的相關行動限制,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漫長的一年,特別是對兒童而言。」

她強調,許多孩子會在這段期間產生害怕、孤獨和焦慮,並擔心他們的未來,「我們必須以更好的方法解決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要從這場疾病中走出來,要給予這問題應有的關注。因為調查發現,有25%的孩子有焦慮感,還有15%有抑鬱傾向。」

專家強調,對於那些經常在家中遭受暴力、忽視和虐待的兒童,因為疫情的封鎖導致許多受虐者陷入困境,而且這些孩子和青少年得不到教師、朋友和整個社會的支持。

特別是弱勢團體中的孩子、生活條件不好的家庭,或是衝突環境下的兒童,很有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被忽略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強調,許多孩子的心理問題是當局政府忽視的議題。pexels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強調,許多孩子的心理問題是當局政府忽視的議題。pexels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強調,許多孩子的心理問題是當局政府忽視的議題。pexels

為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支持政府和合作夥伴等相關組織,優先提供、協助那些為兒童提供的服務。

像是在哈薩克(Kazakhstan),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便推出了一個平台,為兒童提供個人線上諮詢服務,同時也扶植學校輔導老師和心理健康專家提供遠端培訓,用以幫助減少兒童的焦慮。

亨麗塔福爾說,如果大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前從沒注意到這件事情的緊迫性,那現在更絕對不能忽視這個問題,「各國必須大力投資、擴大精神衛生服務,並為年輕人、兒童和家長提供各種支持,更確保弱勢家庭能獲得幫助。」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