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視訊工作上課近視飆 失明風險大增

台灣兒童近視率高,高度近視易有失明風險。(示意圖/Pixabay圖庫)
台灣兒童近視率高,高度近視易有失明風險。(示意圖/Pixabay圖庫)


疫情期間民眾居家上班上課,門診多了許多「疫情高度近視族」,若不好好控制,有很高的失明風險。醫師提醒,除了要多到戶外運動,2歲以上小朋友觀看3C產品每天不宜超過1小時,也要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每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

疫情期間,許多上班族改為居家辦公,學生也停課不停學,在家視訊上課,幾乎一整天都在使用電腦等3C產品。振興醫院眼科部醫師趙育箴發現近來眼科門診多了許多「疫情高度近視族」;根據WHO定義,近視500度以上就屬於高度近視,而根據台灣的研究統計,一旦開始近視,平均每年將增加約100度,小朋友開始罹患近視的年齡越小,度數加深速度越快。

趙育箴指出,近視是一種疾病,造成眼睛結構改變,會導致眼軸增長,一旦產生併發症,包括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或出血、視網膜裂孔或急性視網膜剝離等,將影響視力,造成視野受損,甚至增加失明機率,高度近視已成為國人不可逆的失明主因,因此預防高度近視帶來的併發症相當重要。

趙育箴表示,學童都有定期視力檢查,若已有近視,需頻繁回診追蹤治療。她也提醒家長要減少孩童過早用眼,小於2歲的幼兒應避免觀看螢幕,2歲以上的小朋友觀看3C產品每天不宜超過1個小時,而民眾也要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她說:『(原音)應避免長時間用眼、近距離用眼,包含譬如看書閱讀、寫字畫圖、看手機螢幕等等,近距離用眼每30分鐘要休息,休息時間不需要太久但頻率要高,避免長時間用眼;姿勢也要調整,距離至少要35公分以上,周圍的環境光要充足,以舒適清楚為原則,電燈的光源不閃爍。』

趙育箴也建議平時多從事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至2個小時,因為戶外光線刺激視網膜產生多巴胺,抑制眼軸增長,可預防近視發生與加深,但也要留意紫外線的傷害,需要時可戴太陽眼鏡保護。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灣孩童近視比例高 視網膜剝離居全球之冠
中國近視人口預計破7億 近9成高中生視力不良
護眼2大招 距離35公分與多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