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重青少年憂鬱情緒》精神科醫師:教育、家庭、醫療合作才能改善

憂鬱症在青少年族群中的表現常較不典型,可能先出現學業成績下滑、專注力難集中、人際關係變差、容易出現被霸凌狀況,嚴重的會有負面想法。(圖片來源/Anemone123@pixabay)

青少年通常是指12歲到18歲期間,正值青春洋溢,大好前程在眼前即將展開,在這青春期時,不只是面對學校社會環境的壓力,有生理的劇烈變化,有好奇及擔心,還需面對內在的心理需求,如課業成就需求、人際需求,但當憂鬱來襲,壟罩著國家未來的重要棟樑,青少年開始對自己感到質疑,對於未來產生很多的不確定性,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甚至會以自殺尋求解脫。

我們需要試著去理解「少年維特的煩惱」,也是所謂看懂青少年的求救訊號,畢竟受限於情緒表達的能力較弱,憂鬱症在青少年族群中的表現常較不典型,可能先出現學業成績下滑、專注力難集中、有拒學相關行為(常常請假、開始翹課)、跟家人的衝突增加,也會抱怨身體不適(肚子痛、胸悶等)、飲食習慣改變(食慾可能增加或減少)、睡眠作息改變(睡不著或是睡得很多)、情緒變得焦躁、對於過往喜歡的事物較不感興趣、人際關係變差、容易出現被霸凌狀況,嚴重的會有負面想法、死亡意念,甚至有自殺計畫跟自傷舉動、伴隨著高度危險性。

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

對於青少年憂鬱症的治療方式,主要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在此族群又更顯得重要,包含心理治療及環境、生活作息調整。依照不同的症狀及嚴重度,醫師會需要擬定不同的治療計畫,重要的是需要長期追蹤,避免不當同儕影響,而接觸酒精及其他非法物質(如毒品),並持續的與專業人士一同面對自身情緒問題。

隨著疫情升級到三級警戒,青少年被迫只能在家中進行線上學習,社交活動受限,作息紊亂,生活模式大大改變,轉而尋求網路上的人際互動,而讓網路成癮問題變得更為嚴重。除了疫情對於國人的身體影響,需要更多人重視疫情下的青少年心理衛生。

當發現孩子們一旦出現情緒行爲問題,父母總是憂心忡忡,對於解決方法一籌莫展,建議可增加親子互動,多聆聽孩子的聲音,並可主動尋求學校的學生輔導中心相關單位,以及至醫療院所的精神科就診評估,不論是患者本身,家長要了解青少年憂鬱症實際樣貌並保持警覺,才能在適時給予支持和協助。

唯有教育端、家庭端及醫療端攜手合作,告訴受憂鬱情緒困擾的青少年:「你不是一個人獨自面對」,才能一起帶領著他們遠離情緒黑洞。

原文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 黃宇銳,本文轉載自《北醫附醫健康報》

更多信傳媒報導
音樂、電影 我的藝文城市
年輕有理想的型農返鄉打造新型態牧場
人物》從東德女孩到歐洲女王 梅克爾16年執政倒數計時 歐美關係難回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