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旅遊方式 免疫護照及旅遊泡泡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估計,國際旅遊規模年減幅高達80%,至少百萬就業機會岌岌可危。旅遊業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殺出一條血路?愛旅遊的人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新的旅遊趨勢?(特約記者戚海倫報導)

疫情之中,台灣相對安全。但放眼世界各地,仍然面對嚴峻的防疫考驗。地球村的時代,面對無形的敵人病毒,沒有人能說自己是局外人。

旅遊業在這波疫情遭受嚴重打擊。先前「待在家裡」,是多國防堵病毒快速傳播喊出的口號,封城、鎖國,對許多國家都是前所未見的舉措。就算如今疫情趨緩,但各國仍不敢輕易開放邊界,深怕稍有不慎,出現防疫破口,疫情就會捲土重來。

不少人悲觀認為,世界已經回不去了。但生活總是要過,也有人悶太久了,已經開始規劃未來的旅行。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會是什麼樣貌?恐怕在人類能找出對抗病毒的有效方法之前,也得做出調整與改變。

有旅遊網站Tourism Review預測旅遊新趨勢,包括像是「本地遊」、「保持距離」、「親近大自然」、「短旅行」、「自駕遊」等等。讓我們一一來看。

首先是「本地遊」。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國家都祭出旅遊限制,不發簽證、許多旅館也都關閉。民眾也會擔心,在機場人多之處,或是搭乘飛機時不幸中鏢,於是不再捨近求遠,轉而就近尋找旅遊地點。各地一些比較不為人知的景點或是原本冷門的旅遊地點,旅客不多,在疫情之後,很可能成為吸引民眾造訪之處。

此外未來旅遊時,旅人也會「保持距離」。社交距離一詞,暫時將成為生活中的常態與必要。旅遊時也是,民眾會考量感染風險,不再喜歡熱鬧、人擠人的空間與場所。也就是說,旅遊會變得更個人化。在這樣的趨勢下,可以想見,傳統的節日慶典、表演,或是熱門的博物館、酒吧、夜總會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密閉空間相對風險較高,那麼開放空間的戶外與大自然,就成為民眾新的選擇。特別是好長一段時間,許多民眾被要求待在家中防疫,那麼當疫情趨緩逐步開放,人們都會渴望廣闊的視野與新鮮的空氣,以「親近大自然」為訴求的主題旅遊,可以預期會受到歡迎。在台灣,許多郊山、古道與秘境,如今都成為許多人探索放鬆的新去處。

此外,過往常常在連續假期時,民眾習慣安排長時間的旅行,塞車、景點人潮塞爆都是常態,但未來恐怕會有所改變。人們可能會開始考量防疫的需求,以一年去好幾次短程旅行,取代過去一年安排一次長時間的大旅行。

而未來旅行使用的交通工具,旅人也會多考慮採取「自駕遊」。過往搭乘當地公共交通工具、大眾運輸,體驗在地生活的旅行經驗,可能會被取代。因為不想與太多人接觸、也將旅程安排更個人化,於是自駕遊的方式可能會更熱門,藉著自駕遊,掌控旅行的自主權,相對也被視為更安全,這些都是後疫情時代,旅遊可能出現的新趨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短期來看,海外旅遊恐怕會先以「旅遊泡泡」或「旅遊走廊」的概念發展與應變。

什麼是旅遊泡泡呢?指的是社區感染已經控制的國家,彼此之間建立合作關係,不需要檢疫就能夠在彼此間出入境,宛如把彼此包在一個大泡泡裡。像是五月中旬,波羅的海三小國已經實現了堪稱全球第一個旅遊泡泡,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彼此間在旅遊上成為一個泡泡,拯救彼此的旅遊業。

紐西蘭和澳洲在疫情上控制得很不錯,也準備建立旅遊泡泡,讓人民在其中可以安全往來。又或者稱為旅遊走廊,彼此間可以在走廊上自由走動。像是歐洲,傳出捷克就考慮與斯洛伐克和克羅埃西亞建立旅遊走廊;越南和泰國也正在考慮。

這種小區域間的旅遊,在新冠肺炎疫情慘兮兮的旅遊業之中,無疑是一線曙光。這表示這些國家的疫情獲得控制,數據可以讓人信賴,彼此之間有地利之便,也能互信互助。

對外國旅客,有些國家也在思考新的方式,也可以說,是開放中仍有限制。例如泰國考慮向外國旅客開放某些區域,但旅客的活動範圍是受限的,例如僅限於某個小島上。

可以想見,上飛機前量體溫會成為必備動作,甚至有可能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但什麼時候測、多快能知道結果、檢測的準確度也要考量。除了各國發出的護照,還可能出現代表健康狀況的「免疫護照」,有沒有感染過、有沒有接種過疫苗,可能都會顯示在免疫護照上。

也有預測指出,上飛機之後仍要保持社交距離,未來就算坐經濟艙也不會很擠,但是這也表示,航空公司的成本,因拉開乘客座位距離而提高,未來的機票價格恐怕很難有甜甜價。包括郵輪旅遊、滑雪這類的活動,短期內旅客可能都不會列入考慮。只要對疫情的疑慮無法消除,不出遠門、特別重視衛生,恐怕將會是未來人們旅遊的最高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