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全球經濟發展變數多

彰化縣議會109年度地方治理論壇,前經濟部長尹啓銘以「全球變局與產企因應策略」發表專題演說。(黃國峰攝)
彰化縣議會109年度地方治理論壇,前經濟部長尹啓銘以「全球變局與產企因應策略」發表專題演說。(黃國峰攝)

對於全球經濟發展現況,尹啓銘也有精闢剖析,他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有兩大特徵,就是「新平庸」(New Mediocre )和「不確定性」(Uncertainty),經濟成長難以拉抬,產業則以透過供應鏈重組、轉型升級等作法因應。

尹啓銘指出,全球化就是指貨物、技術、資金、人才跨國境移動無障礙,從2000年後拜科技和區域整合之賜,全球化腳步快速,但現在保護主義出來,即美國總統川普喊出「美國優先」,與大陸打貿易戰,由於美、陸GDP即占了全球40%,兩個大人打架全球遭殃,另外新冠疫情則讓經濟更加惡化。

經貿保護主義讓全球經濟陷於不確定性,帶來經濟成長遲緩、貿易衰退等後遺症;從全球經濟成長率看,1992-1999年,經濟成長率為3.1%、出口成長率為6.3%;2000-2007年是4.5%、12.4%;2008-2015年是3.3%、3.2%;2016-2019年是3.5%、3.6%。

其中全球經濟表現最傑出的時候是2000-2007年,也正好是全球化速度及大陸經濟發展最快之際,大陸經濟年均成長率逾10%,到後面12年,全球經濟像懸岸一樣下降,就是「新平庸」,經濟欲振乏力。

由於大家對於未來經濟狀況所知甚少,因此,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衝擊,企業減少、延宕投資計畫及雇用計畫,家計減少對耐久財的消費等。經貿保護主義同時驅動全球供應鏈移動,原來在大陸生產,轉到東南亞,衝擊企業全球布局及技術進步。

加上疫情衝擊,目前全球對經濟預測愈來愈差,台灣雖然相對好,經濟成長可能比1.56%稍微好一點,但僅電子業一枝獨秀,而部分傳統產業的衰退更是從去年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