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步鬆綁...民眾應準備快篩試劑嗎?醫:沒做到「這5件事」檢測結果恐失準

疫情逐步緩降,許多企業、學校等多人聚集場域,也要求提供快篩報告。究竟民眾是否該購買?又有哪些操作重點需要注意?(攝影/趙世勳)

本土疫情趨緩,公共場所也逐步鬆綁,不過歌廳、舞廳、夜總會、KTV等八大行業仍不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6成,才會加快開放腳步。

隨著疫情逐步緩降後,企業與學校也積極自主管理,配合居家快篩、確保工作與校園環境健康,許多企業、學校等多人聚集場域,也會要求提供快篩報告。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表示,隨著民眾使用經驗與需求逐日增加,部分民眾對於居家快篩試劑仍有不少疑問。

究竟目前的疫情民眾需要準備居家快篩試劑嗎?該如何挑選?操作上又有哪些重點要注意?

「4類人」更適合用居家快篩試劑

陳宥達先指出,為避免群聚及降低醫療量能,除了前往醫療院所及社區快篩站外,民眾也可依需求在家自我快篩,「費時更短,且場域不受專業設備及人員限制。」

他表示,居家快篩試劑在很多國家都很普遍,包括英國、德國、泰國、新加坡,台灣相對沒那麼普及,而究竟哪些人較適合使用居家快篩試劑呢?陳宥達指出:

1. 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

2. 居住在感染病毒比例高的地區

3. 曾去人潮眾多的地方

4. 有咳嗽、輕微發燒等症狀

居家篩檢適合在確診者較多的高風險區,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時使用,陳宥達醫師建議,如果民眾有疑慮,在疑似發生接觸的兩週內,可以每5天進行一次篩檢,之後每週進行一次即可,期間假如出現疑似症狀,建議可以儘速就醫診斷。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如果有證明出示需求,也可自行進行篩檢。

核酸檢測vs抗原檢測,哪個準?

問到採檢鼻腔跟唾液有何差別?陳宥達解釋,「從鼻腔採樣的病毒量比口腔來得高,所以目前的產品都是從鼻腔採樣來的較多。」

而關於「核酸檢測」與「抗原檢測」的原理,陳宥達指出,「核酸檢測是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在病毒量低的時候就能偵測到。抗原檢測的原理是運用可以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就像鑰匙與鎖配對結合開鎖的概念,優點是便宜、操作方便,缺點是需要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

哪一款比較準確?

陳宥達表示,「核酸檢測的陽性一致率比抗原檢測高,但較耗時,平均需要30分鐘以上,抗原檢測大約10-15分鐘即可,且核酸檢測價錢也比較高昂,兩者都是採檢鼻腔位置的病毒量。」他也提醒,若有Ct值過高、無症狀感染者或是採檢過程不確實的狀況,都會影響到檢測的準確度。

有民眾也好奇,與確診者足跡有重疊過後多久採檢最準?陳宥達表示,「如果民眾有疑慮的話,前2週建議每5天可以做一次,之後每週做一次即可。期間假如有出現一些疑似症狀,建議儘速就醫。」

他也提到,民眾可能會擔心出現偽陰性與偽陽性的問題,「偽陰性就是檢測出來是陰性,可是可能已經被病毒感染了,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有可能是太早去做篩檢。假如要緩解心中的疑慮,建議5-7天後再進行一次快篩。」他進一步補充,若快篩結果呈現陽性或者有身體不適的狀況,「無論是否為偽陽性(並未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陽性),建議皆應盡快通報各地衛生局進行進一步檢測。」

使用快篩試劑「5大重點」避免失準

至於該怎麼使用居家快篩試劑才能避免失準?

陳宥達表示,由於居家快篩試劑必須自行操作,部分民眾在閱讀說明書後仍有疑惑,他也提供5大重點供民眾參考:

1. 操作前請清潔雙手:若是手部不潔,細菌可能會汙染拭子(棉棒),造成結果失準。

2. 仔細閱讀保存期限: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已經失去效力,結果也無法參考。

3. 要使用之前再開封:有些民眾習慣拿到快篩套組後,就會拆封所有物件備用,反而可能造成未使用的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4. 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些民眾會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拭子沾入試管,但浸泡若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5. 擺放日期拍照存證: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

陳宥達補充,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也可能有些許不同,詳細步驟應參照各廠牌說明書,「當所有檢測步驟完成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汙染。」藥師沈采穎則建議民眾,到藥局購買快篩試劑,有藥師幫忙做衛教諮詢會在使用上更準確安心。

更多信傳媒報導
抓住屬於台灣人的時代紅利!馬斯克、黃仁勳、蘇姿豐這三人都和台灣有關
美國眾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請台灣參加2022年環太平洋軍演
鴻海女員工今改確診 指揮中心將開放施打1劑中國疫苗回台可混打現有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