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間電子支付遽增 歐洲央行評估發行虛擬歐元

歐洲中央銀行(ECB)將在12日針對實現「數位歐元」(digital euro,或稱虛擬歐元)的可能性展開公共諮詢以及實驗,以幫助其決定是否要在19個國家組成的歐元區發行數位歐元。

歐洲央行之所以會有這項舉措,是因為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間,讓人們的付費習慣出現改變,從現金大幅轉向電子支付,同時,當局決策者也緊盯著比特幣(Bitcoin)等私人加密貨幣的興起。

虛擬歐元是什麼?會取代現金嗎?

所謂的數位或虛擬歐元將是歐元紙鈔和硬幣的電子版,這將是由歐洲央行擔保的法定貨幣。

這也將會是首次允許個人直接存款於歐洲央行。比起可能面臨破產的商業銀行,以及可能被搶或遺失的現金要更為安全。

同時,和現金一樣,數位歐元也可以存儲在銀行系統之外,如「電子錢包」中。

歐洲央行這個月在一項有關於虛擬貨幣的報告中指出,這將使公民和企業能夠「快速、輕鬆、安全地進行日常付款。」

歐洲央行並強調,數位歐元是「和現金互補,不是取代現金」。

數位歐元的發行和交易作業則可以透過公開透明、可防止篡改的區塊鍊技術(blockchain)進行,像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便是依賴此技術。

疫情推動電子支付 現金至上德國也大力擁抱

在COVID-19疫情期間,由於人們擔心使用紙鈔和硬幣付款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因而避免使用現金,大大帶動了電子支付交易量。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最近的一份報告,即使在據稱力擁現金消費的德國,消費者透過信用卡或借記卡的消費總額,有望首次在今年超過現金消費額。

無法掌控私人加密貨幣 恐衝擊歐央行貨幣政策

另一方面,像全球其他地方的中央銀行一樣,歐洲央行也惟恐落後於外國私人發行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和臉書公司(Facebook)尚未正式推出的加密貨幣Libra。

而若歐元區的人們大量轉向歐洲央行無法直接掌控的虛擬貨幣,則可能會妨礙其貨幣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經濟學家杜克羅澤(Frederik Ducrozet)告訴法新社,臉書發行加密貨幣Libra的計劃「加速了(歐洲)中央銀行的思考。」

擠兌與隱私風險 歐央行將謹慎考量

不過,虛擬歐元也有其風險,人們可能會避開傳統銀行帳戶,轉而採用電子形式,從而削弱了歐元區服務普羅大眾的零售銀行(retail banks)。

在危機發生時,也會有更高的風險,可能引發傳統銀行的儲戶進行擠兌,逃離至較安全的「數位歐元」帳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歐洲央行可能會建議限制每個公民可以擁有或兌換數位歐元的額度。

未來幾個月,歐洲央行會對進行利弊衡量,包括人們對隱私的擔憂,以及要確保避免數位歐元被用於洗錢。該央行並預計,將在2021年中評估是否正式啟動這項虛擬貨幣。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