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拜物教在台灣──從嫌棄 AZ談起

A nurse holds a dose of the AstraZeneca vaccine at the Nestor Kirchner Cultural Center, the largest cultural center in Latin America, where security forces are being vaccinated in Buenos Aires, Tuesday, June 15, 2021. Argentina is speeding up its vaccination process amid a severe second COVID-19 wave. (AP Photo/Victor R. Caivano)
圖片來源:AP

⊙陳俊光

「起初我們看到,商品是一種二重的東西,即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作為使用價值,商品首先有質的差別;作為交換價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別。」

「商品形式的奧秘不過在於:把…社會性質反映成…物的性質。」

──馬克思,《資本論》(Karl Marx: Das Kapital)

許多朋友都很好奇「明明AZ疫苗效果不差副作用死亡案例也沒有比較多,多數醫護人員也已接種此疫苗,為什麼民眾接受程度就是比較低?」

流傳民間的各種流言,包括誇大副作用、日本人不要的疫苗、接種後死亡的案例、乃至刻意造謠,當然都造成了影響,也有研究指出這些流言背後的中國因素。本文旨在探討:為何民眾會輕易受這些流言影響、而非相信多數專家的意見?牽涉到哪些心裡與社會因素?

案例故事或統計數字?人如何做決策

2004年,密西根大學的精神醫學/心理學者發表論文指出:大學生對新藥的接受程度,受到統計數字的影響遠小於實際個案故事。即使是成功率90%的藥物,只要聽到一個失敗案例,接受程度就從88%下降到39%;如果是成功率30%的藥物,只要聽到一個成功案例,接受程度就從7%(如果聽到失敗案例)上升到78%。大學生如此,沒有大學學歷的常民、或是離開大學很久的社會人士,其決策當然更會受到案例故事而非統計數字的影響。

這其實不令人意外。從聽懂人話開始,故事或身邊經驗就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主要方式。而且,把自己代入對方角色(神入、Empathy),也是人類之所以能溝通、能合作的基礎;不僅心理學家或助人工作者加以強調,Wilhelm Dilthey也將其視為理解歷史與藝文作品的基礎。

很不幸的,慢性病患不會因為接種疫苗而突然痊癒、健康成人不會因為接種疫苗而成為萬磁王(?),所以沒有神奇正面的故事可以提振接種意願。相反的,因為台灣每天都有人因各種因素死亡(一般人口2/100,000、65歲以上2/10,000),只要接種疫苗人數夠多(近日超過每日20萬),就一定會有人在接種後死亡;即使死因與疫苗無關,死亡案例仍足以讓聞者望疫苗卻步。

然而,許多民眾排斥AZ、對其他疫苗(尤其BNT)有不成比例的好感,還有其他更深刻的原因。

疫苗是機械降神?

在古希臘劇場,當情節發展陷入僵局,有時會出現偉大的神祇解決難題,給出好結局;因為常利用機械讓扮演神祇的演員從天而降,故稱為「機械降神」。

今年五月以前,雖然台灣疫情穩定,但生活仍略有不便,如許多場合須戴口罩、幾無可能出國旅遊,旅遊相關產業陷入困境。及至五月疫情爆發,生活受限更多,連親友聚餐或例行工作都被迫暫停,民眾收入銳減、餐飲業娛樂業難以支撐…長期的不便加劇為重大災難。挫折帶來憤怒,於是不應為疫情爆發的官員(如陳時中)或措施(如3+11)都成為負面情緒出口;挫折也讓人期待神蹟,於是膽敢砲打中央的雙北首長被當成英雄(即使防疫實績不堪聞問),副作用強烈的極端措施(如徹底封城)也被視為可能的解方。

比起寄望於嘴砲英雄或極端措施,將拯救的希望寄託於疫苗,相對而言還算是比較理性的。然而,美國、以色列、塞席爾即使疫苗覆蓋率領先,近日疫情仍難稱穩定(相對於台灣)。反觀台灣,今年五月前只有少量疫苗接種,卻可維持長期零新增病例;而疫情爆發至今不過兩個月,在指揮中心與多數地方首長共同努力下,雖然疫苗覆蓋率未足以有群體免疫的效果,(相較於外國)疫情也已獲得控制去掉雙北數字會更亮麗

由此可見,疫苗雖然重要,但絕非唯一、也非萬能;而且,只要全球疫情尚未穩定,台灣人民的生活就必然受到重大影響(例如國際旅遊與經貿)。但這些並不妨礙人們懷抱期望「只要台灣有夠多夠好的疫苗,我們就能回到兩三年前那美好的日子。」而這樣的「If only﹍someday﹍good old days」幻想、也正是挫折時常見的防衛機制(參見拙作〈光輝十月與懷舊鄉愁〉)。

就像:即使「機械降神」受盡後世批評家的無情嘲弄,但在當代影劇作品中仍常見類似情節,而觀眾也樂此不疲。也就是這樣,醫學系畢業的首都市長,才會違反公衛常識、在已經發生群聚感染的環南市場無差別施打疫苗。

這不是肯德基、便宜沒好貨、等待果陀

「正因為疫苗是解救一切危難的神,所以必須是最好最高貴的。如果疫苗沒有解決一切,那一定是冒牌貨(這不是肯德基)。」「如果要確保神不會讓我們失望,那最好就找一個永遠不會現身的神。」

為了讓更多人受益,牛津大學Prof. Sarah Gilbert團隊暫時放棄專利收入,著力於避免過苛的保存運送條件(冷鏈),也找到願意以成本價販賣疫苗的AZ公司,於是造就了售價僅約他牌十分之一、低所得國家也可以使用的廉價疫苗──直至全球疫情達到穩定。

佛心的低廉定價也可能擋人財路,引發惡意詆毀。前文提到針對AZ疫苗的謠言可能與中國有關,是否涉及商業競爭(可能是全球範圍)、或者只是針對台灣人民與執政當局的破壞行為,筆者不得而知。

此外,如同其他產業,藥廠也會行銷自身產品、會做公關會打廣告。AZ放棄了可能的優厚利潤,是否也縮減了行銷經費,乃至影響媒體呈現的產品形象、以及民眾的觀感,筆者也無從得知,但確實可能發生。

可以確定的是:雖然接種疫苗是為了防疫,民眾應該最在意防感染效果與副作用。但是「我用的是最便宜的疫苗」、「我跟落後國家人民用一樣的疫苗」總會讓人不舒服、還會聯想到「便宜沒好貨」──尤其多數人不見得知道「AZ為什麼便宜」。這樣的心情會出現在台灣、也會出現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還有更多不信任所有疫苗的民眾),於是台灣人可能會聽說「AZ是日本人不要的疫苗」,改天其他國家人民也可能會聽說「AZ是台灣人不要的疫苗」。

除了「便宜沒好貨」,「最貴最難買到的,應該就是最好的」也是常見的心態。而且,AZ都進來好幾個月了,台灣都還是有新增感染,我們的生活都還沒恢復正常、還是不能出國玩…「都是AZ不好,換個廠牌就一切都會解決」雖然禁不起理性檢驗,卻是最讓我們舒服、也符合潛意識運作邏輯(pleasure principle)的想法。而把希望寄託於很難得到、但又不是絕無可能的神人聖物(如果陀或BNT疫苗),也讓我們能持續抱持「If only﹍」幻想(見前述)、抵抗粗礪的現實。

疫苗是商品?是醫療技術?還是其他?

前文提及的「便宜沒好貨」,正是人們在消費商品時常有的思考;如果不必自己付錢,更可能會挑較昂貴(較好?)的商品。

然而,疫苗真的是商品嗎?製造者生產、經銷者販售、購買者付費,當然就是商品。但疫苗涉及專門技術、必須在特定系統應用,卻又與一般商品有所不同,STS學界稱之為技術物(artifact,具體技術或操作系統),而其如何被人類使用、又如何回頭影響人類社會,就成為探究的重點。

與一般想像不同,疫苗不那麼是「使用在個人的醫療技術」、而更是公共衛生手段、乃至治理技術。在保護自己(利己)的同時,接種疫苗更是保護整體社群(利他)。幸運的是:通常利他的結果也會回過頭對自身帶來更大的利益,例如:群體免疫讓每個個體都更安全,(因群體免疫而可行的)解除警戒措施讓民眾重獲自由、也重獲正常工作與穩定收入(可惜並非人人如此幸運)。

而在全球防疫緊急狀態、以及地緣政治的脈絡下疫苗更成為戰略物資。有能力自行研發生產疫苗的國家,莫不藉自製疫苗確保資源自足,並藉疫苗銷售/捐贈遂行外交目的(與人道目標並不衝突);而各國在向外購買疫苗時,也常須刻意避免被敵意國家操弄(如立陶宛拒絕購買俄製疫苗)。

除了各國政府必有的地緣政治思考,常民接種者也各有其考量(意識或潛意識動機),或藉選擇疫苗作政治表態與確認我群、或出國接種特定疫苗凸顯自身尊貴不凡。而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前述的AZ疫苗研發者─把疫苗當作追求普世理想「全人類共同享有健康」的工具。

以上種種,說明了疫苗作為技術物(而非一般商品)的複雜面向;而前述的「疫苗作為機械降神」則是人類社會常見的「技術物崇拜」的表現。然而,一旦可以選擇疫苗,人們卻常會把它當成一般商品,既忽略其主要功能/使用價值(防疫)、更對其隱含的社會關係(利他、共享健康)毫無察覺,而只在意其交換價值(高貴VS.廉價)─此即馬克思所言的「商品拜物教」,也是AZ嫌惡現象的社會心理根源。

結語

絮絮叨叨談了許多,是希望讀者了解:疫苗並不只是單純的醫藥產品,而是有多重意義的技術物,其存在本身就涉及複雜的人類心理、社會機制與政治現實。而人們對疫苗的態度,也常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或許不自覺地高估或低估、甚至刻意扭曲。然而,只要是疾管署核准使用的疫苗,其品質都可以信任:包括「價廉物美用心更美」的AZ疫苗、以及「台灣人智慧結晶、也將成為護國神山」的國產疫苗。

尤其,全球疫情嚴峻、人類很難不靠疫苗就安度危機。那麼,盡快達到「台灣安全、個人安全」的群體免疫,就成為重中之重。所以,只要輪到你,就請快去接種;除非您固定就診的醫師有特別建議,否則不必排斥任何一種疫苗。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

更多思想坦克文章

疫苗啊疫苗,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混打的爭議與解套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