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肥胖免開刀 男子狠甩80公斤

本身是廚師的黃志偉,因有家族肥胖史和高脂飲食等習慣,造成病態性肥胖,但經16個月的內科治療,目前腰圍已大幅縮小。(攝影/駱慧雯)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輕微肥胖者可靠飲食和運動控制改善,而對於嚴重肥胖者,臨床多建議胃繞道、袖狀胃切除或胃束帶等減重手術,不過病態性肥胖一定只能靠手術刀才能解決問題嗎?曾經BMI值高達66.4的黃姓廚師正好就是個反證,在內科治療配合生活習慣調整的方式,肚子不必挨刀就成功在16個月狠甩80公斤贅肉,重拾健康和幸福人生。


現年34歲的黃志偉,身高173公分,兩年前的體重達198.8公斤,BMI值高達66.4(成人的BMI正常值介於18.5至24之間),屬於典型的重度「病態性肥胖」。他說自己胖到完全無法躺下睡覺,一躺下就呼吸困難,只能過著端坐睡覺的痛苦人生。而且,血糖、血壓藥物從不離身,就連雙膝也因無法龐大沈重的身軀,必須吃止痛藥才能減輕疼痛和行走。覺得人生真的很痛苦,只想用開刀快速處理。
「胖到感覺快要死掉了!」這樣的感覺讓黃志偉只想開刀快速解決肥胖。不過,他在諮詢減重醫師後,先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每天吃飯計算熱量,減少油脂和肉類食用量,攝取熱量從原本的4000多卡降至1500卡左右;戒除含糖飲料,從每天10多杯含糖紅茶變成只喝白開水;從不運動開始養成每天運動1小時、有空就打打漆彈遊戲;再搭配可抑制食慾、減少吸收和促進代謝的減肥藥物,終於在持續16個月後,減去80公斤,BMI值下降至39.7,雖未達正常標準,但已不用再坐著睡覺,也停止了連吃4年的血壓血糖藥物,擺脫病態性肥胖的糾纏。
病態性肥胖想開刀 先接受半年內科減重
專長肥胖醫學的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表示,病態性肥胖定義為BMI≧40,是肥胖專科醫師在減肥門診的一大挑戰,建議患者在手術前應該先接受半年內科治療,若半年都減不到原體重的10%,這時再開刀也不遲。


開刀治療重度肥胖症,手術風險雖然小於1%,但即使順利開完刀,在生活和飲食型態不改變的情況下,復胖機率仍相當高,因此臨床會建議患者,術後也需要長期飲食控制與運動治療,以提升體重控制的成效。
相較於內科治療,外科手術的減重效果不是比較快?蕭敦仁醫師說明,雖然6個月內科治療的成功減肥機率小於10%,卻是重要的第一步,在此期間應積極建立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就算後來真的去開刀了,也能獲得健保給付及較佳的減重維持率。
健保給付減肥手術之條件
目前,健保署對減肥手術患者健保給付規定為病患BMI≧40或BMI≧35合併有高危險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呼吸暫停症候群等;同時應符合下列5條件:
1. 經運動及飲食控制在半年以上。

2. 年齡在18至55歲間。

3. 無其他內分泌疾病引起之病態肥胖。

4. 無酗酒、嗑藥及其他精神疾病。

5. 精神狀態健全,經精神科專科醫師會診認定無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