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下的經濟學現象 美國可能會禁止出口抗生素

台灣有良好的健保資訊管理系統,加上政府的決斷,因而得以施行實名制,避免了南韓式的排隊惡夢。(攝影/趙世勳)

冠狀病毒造成的瘟疫,有很多的經濟學課裡的應用,讓我稍微談一下

比如說,口罩生產的不足,造成資源分配的問題,這幾乎是經濟學的第一課了。

口罩不足怎麼分配?經濟學的第一課

現在生產擴充的緩不濟急,而且事關人命,所以用價格來分配口罩,問題不小。口罩變成了「公共財」,市場失靈了,為了避免屯貨,「竭澤而漁」,於是許多國家都由政府介入,採取了配給(ration)的措施,但配給也有不同的形式,台灣有良好的健保資訊管理系統,加上政府的決斷,因而得以施行實名制,避免了南韓式的排隊惡夢,眾人額首稱慶,給民進黨政府嘉獎一次。

而醫療系統被大規模病例癱瘓,也是典型的外部性問題,同樣也要政府介入。

政府禁止大型集會活動,甚至關閉學校、宗教集會等,都是避免疫情爆發,盡量把感染病例大規模發病的期程錯開,是保護醫療系統的正確對策。現在有些在野黨,認定社區感染已經發生,不需要再追踨來源,那也是不對的,要從「圍堵」containment,轉為「緩解」mitigation,那是放棄推遲爆發的良好政策,會提早癱瘓醫院,是不對的。

對於這種愛出餿主意的傢伙,我們真要懷疑他的動機。忙不迭地想把台灣南韓化,甚至是武漢化,有何居心?

零病例下的道德風險

另外,中國新增病例的奇蹟式減少,很可能也是另外一個經濟學現象作祟,「資訊不對稱」。

遼寧丹東下的一個縣,因為通報新增病例,而被調查,最後衛生官員被免職,因為「防控不力」。上級和地方官員的目標都是「清零」,不再有新增病例,但資訊是不對稱的,只有地方官員有實際資料,上級要確認目標達成,只能就著下面報上來的數字,「獎善罰惡」,而這個資訊不對稱,最後造成了「道德風險」,我實報,你罰我,那我只好報假的。

公司治理也是這樣,運營成敗如果只有執行長有正確數字,而董事會只能就著執行長提供的數字賞罰,那執行長自然有強大的誘因造假、矇騙。

這也是為什麼外界不相信中國的各種數字,國家社會不透明的運作,造成了明顯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因而導致誘因偏差,而有普遍造假的問題。

美國可能會禁止出口抗生素

最後,還有一個正在發生,但比較少人注意的經濟學現象。

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角色,不只是在比較明顯的電子業。不少醫藥,尤是是抗生素,主要產家都在中國。現在中國的半停工狀態,已經造成有些醫療用藥缺貨。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正在清查存量及產量,可能很快會出爐禁止出口抗生素和維他命的命令。這會是很可怕的事情,這種命令,影響全球經濟的效力,可能不下於1930年的Smoot-Hawley關稅法。

美國在1930年代實施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主要是對進口商品的懲罰性關稅,造成世界各國競相報復,貿易壁壘生成,把原本的景氣衰退,加重為景氣大蕭條,時至今日,仍是經濟學家一再勸告政客不要重蹈的覆轍。

如果美國開始禁止這些藥品的全球流通,很快的其他國家也會跟進,這種貿易壁壘很危險,沒有口罩,還不一定馬上生病,但沒有藥用,立刻死傷枕藉。這不是市場失靈,也不是政府失靈,而是世界失靈了,需要各國政府認真看待,共同合作,解決藥品斷貨的問題。

更多信傳媒報導
如果你還需要探索 就不要太快進入一個過度專業的領域
白宮經濟顧問談武漢肺炎》納瓦羅:美經濟依然強大 製藥供應鏈須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