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再多也沒有用?楊志良點出陳時中沒說的口罩真相

實名制口罩政策鬆綁後,未來全民單週可買三片口罩,你對於政府的善意滿足嗎?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接受《遠見》專訪,呼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法,直指學生無需配戴口罩,也點出國人瘋搶口罩背後的無底黑洞。

台灣再添一名確診病例,累計41例,該患者為台灣首宗院內感染的第34例指標個案女兒。正當中央還在苦找院內感染的源頭、全民陷入群聚感染的恐慌之際,行政院長蘇貞昌透露,被全民視為新冠肺炎防疫保命符的「口罩」,有望放寬購買限制。

3月2日下午,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親口證實,實名制自3月5日起,成人口罩購買量增加為七天三片,兒童口罩購買量提高至七天五片,除全國各販售據點的成人口罩供給量由原先400片增至600片,其餘包括兒童口罩每日供給量、所有口罩的購買原則、價格皆不變。

中央拚口罩不遺餘力,不僅破天荒收購台灣所有醫療級口罩,更提撥經費兩階段採購90條口罩產線,蘇貞昌日前曾說,「台灣將意外成為全球口罩第二大生產國」。看似解決「口罩荒」的德政,但在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眼中,竟變成最大亂源。

民眾排隊買口罩。池孟諭攝
民眾排隊買口罩。池孟諭攝

民眾排隊買口罩。池孟諭攝

「戴口罩打球會缺氧,統統把口罩拿下來」

口罩要戴不戴,是台灣自農曆新年以來吵不完的熱門話題,隨著各級學校陸續開學,這把火再燒進校園。

「健康人不用隨時戴口罩,」陳時中再三地強調,校園裡相對安全,在教育部及學校通力合作下,校內環境與通風都是較好,戴口罩需求很低。

不過走進校園,陳時中的話似乎淪為耳邊風。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個個口罩不離身,就連在運動場上,也能看見學生戴口罩打籃球。楊志良大吃一驚,「呼吸需要新鮮空氣,戴口罩僅能呼吸到含氧量比較少的空氣,打籃球戴口罩會缺氧耶。」

另有公衛專家建議,教室座位之間理想距離是1.8公尺,但楊志良認為,這項條件對都市學校來說過於嚴苛,除非是鄉下學校,否則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暢才是防疫重點。這番話也呼應了陳時中在例行記者會所說的,「通風良好可不戴口罩」。

楊志良呼應陳時中學生在教室裡「通風良好可不戴口罩」的說法。蘇義傑攝
楊志良呼應陳時中學生在教室裡「通風良好可不戴口罩」的說法。蘇義傑攝

楊志良呼應陳時中學生在教室裡「通風良好可不戴口罩」的說法。蘇義傑攝

口罩不離身?「三大族群」比19歲以下學生更要戴口罩

全民讚賞的陳時中,苦口婆心宣導配戴口罩的正確時機,竟然沒有人願意遵守。楊志良砲火全開,認為始作俑者的最大亂源就是「中央」,「一星期買兩片口罩要幹嘛,統統拔下來。」

「新冠肺炎是成功的病毒,」楊志良從流行病學角度指出,該疫情病毒包含四大特性,傳染力強、潛伏期長、無症狀感染者多,死亡率比H1N1高、比SARS低。他表示,高齡者死亡率高、10歲以下小孩子死亡率低,「中央防疫應以流行病學角度來制訂政策,否則學生長期戴口罩會戴出病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報告也證實楊志良的說法,「學生不必一直戴口罩」。2月底公布高達40頁報告的「世衛及中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聯合專家組考察報告(WHO-China Joint Mission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詳列六大風險族群,包括60歲以上族群、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癌症等患者,反觀兒童病例數量少,且病情較輕,19歲以下確診個案占總病患不到2.5%。

究竟誰才是真正應該配戴口罩的人?楊志良直言,「口罩是給長期間、大量、近距離接觸很多不特定的人,」除了醫師、護理師、藥師等醫護人員之外,門口警衛、櫃檯小姐,以及老人家慢性病患者也都需要戴。

楊志良認為醫護、大量接觸人群者及慢性病患才須配戴口罩。shutterstock
楊志良認為醫護、大量接觸人群者及慢性病患才須配戴口罩。shutterstock

楊志良認為醫護、大量接觸人群者及慢性病患才須配戴口罩。shutterstock

全民瘋搶口罩背後,竟是不敢吐露的疫情恐懼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指出,從感染人數來看,新冠肺炎確診數已大幅超越2003年的SARS,死亡率落在2%附近,遠高於季節性流感或H1N1流感的致死率約0.1%,引發民眾恐慌。

「疫情蔓延會帶來恐慌心理,但一味的恐懼不能阻止病毒傳播,反而可能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中央應該協助全民在正常生活及防疫之間取得平衡。」楊志良找出口罩荒背後的更大問題,呼籲中央應於1922防疫專線配置心理師,協助民眾解決疫情風暴下對病毒的恐懼心理。

此外,楊志良認為,民眾也可以利用兩分鐘上網自殺防治中心填寫「心情溫度計」,自行評估心理狀況,若分數達15分要向精神科醫師求助。

大砲性格的楊志良,不僅對國內目前疫情蔓延相當憂心,他更靜待夏天趕快到來,「藥只是讓罹病者得救,但對『傳染』無法發揮作用,除非疫苗問世了,」他強調,「所有呼吸道傳染病似乎沒有例外,到夏天就沒有了。」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