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拱天宮宗教文物普查 明日舉行成果發表會

苗栗縣政府辦理「108~109年苗栗縣白沙屯拱天宮宗教文物普查暨調查研究計畫」,為拱天宮內的歷史文物、進香出巡文物、老照片等物件普查建檔,並針對具有一般古物、列冊追蹤等潛力的文物加以調查研究,將於明日上午10點在白沙屯拱天宮香客餐廳文物大樓3樓會議廳辦理成果發表會,歡迎民眾共襄盛舉。

 

文物調查結果發現,屬於大甲東陶的「獅耳團龍紋陶香爐」,留有年款「中華民國參拾七年花月」(1948年)及下款「白東村豐榮陶器工廠弟子王進發叩謝」等字樣,器底則有刻字「新竹縣通宵鄉白東村161號」。豐榮陶器工廠始自大正7年(1918年),屬大甲東陶的「內窯」,本件文物是目前僅見的大甲東陶香爐。

 

另一件文物「虎爺神像帶几座」是木胎泥塑神像,相傳是同治2年(1863年)初建廟時所製,是拱天宮建廟時的開基虎爺,距今超過150年,是本次調查中歷史最悠久的文物。

 

此外,拱天宮文化組執行長洪建華提供一批拱天宮媽祖徒步至北港進香之舊照,拍攝年代落於1960~1980年代,保留拱天宮舊貌、進香途經西螺大橋、北港朝天宮廟前大街等畫面,將影像史料提供給廟方,作為傳世文物並登錄清冊。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文物的普查、指定、研究與分級等作業,有益於培養古物研究人才、提升保存單位的整體水準。文化資產科科長郭靜芳指出,大眾對於「有形文化資產」的認知多為古蹟、歷史建築等大型建物,但其實「古物」也屬於其中一部分,期盼藉由本次成果發表會,可以讓民眾認識拱天宮的歷史,並了解文物普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