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拎果不如百摳糗趴吐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Dr. Phoebe

"我這輩子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平庸。"–虎媽(虎媽說這段話時我八歲,心裡的OS是:甚麼是平庸?)

對於虎媽來說,讀英文不只是把英文讀到還不錯的階段,她的終極目標,是以能夠和美國課程無縫接軌,不用去上雙語學校ESL為主。除此之外,虎媽也希望藉由讀英文培養出有國際觀的小孩(當然我們都知道會英文不代表就會有國際觀,不過如果想要精通國際新聞又能看的懂外國原文報導的話,英文程度相當是基本條件)。這篇則來討論如何在雙語之餘,也能夠達到雙文化的目標。我認為這是比較難搞也比較大費周章的部分,畢竟在全中文的環境下,能夠讓你體驗美國文化真的有限,至少在我國小畢業之前,上課思維家庭文化甚至到去外面買東西全都是台灣在地的環境。所以美式文化的接觸,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大部分來自於寒暑假的美國行。

由於阿姨住在美國,小孩剛好也和我們年紀差不多(喔其中一個你們也認識,就是我之前介紹過,擁有可歌可泣愛情故事的柏克萊表哥)。虎媽平日裡省吃儉用,幾乎每年的寒假或暑假都會去美國玩,順便拜訪阿姨探親。於是,去美國這件事情在我的童年回憶中,代表著許多歡樂的回憶。虎媽帶我們來美國的時候,有幾個重點:

  1. 絕對永遠不跟團,自助旅行才是王道

美國行不只是吃喝拉撒睡跟打屁,最主要的就是要讓我們接觸到美國文化。一條龍式的團體旅行基本上就是方便讓你全程跟在嚮導的旗子後面聽中文解說和中文翻譯。因此虎媽只要來美國,一定是自助旅行。當年沒有GPS,更沒有Google Map。我還記得方向感好的家父總會在出發前問姨丈大致的高速公路,姨丈就會拿出一張紙便條紙,用鉛筆在上面畫出主要高速公路,比如405號、10號、5號等主要高速公路,大致上告訴家父方向和車程。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沒有事先規劃也沒有事前訂房,家父真的每次憑著不同的便條紙帶我們來個經典的美西自駕遊,征服賭城大峽谷聖多納、甚至是1號高速公路的九彎十八拐17 Miles Drive。累了就沿途找有空的旅館住宿,餓了就找附近的速食餐廳吃,我學到原來美國漢堡不是只有麥當勞,有Jack in the Box、Carl’s Jr、In-N-Out(

更多草根影響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