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搔癢難耐抓到破皮蕁麻疹找上門 醫師警告:注意這件事

蕁麻疹發作起來真的是會讓人癢到受不了,其實慢性蕁麻疹的病人當中,有2成的病人看似蕁麻疹發作,深入檢查後可發掘出其他特殊過敏體質、有些是自體免疫疾病、或是甲狀腺問題,也有少數惡性疾病情況,只要查出確切病因對症下藥,也有病人一發病有可能長達10年以上。

圖/TVBS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說到了蕁麻疹,很多人都感到相當的害怕,如果您曾經罹患過蕁麻疹的話,一定會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皮膚出現了膨疹,以及搔癢的情形,而事實上蕁麻疹,它可分為急性蕁麻疹以及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就是透過了食物與藥物,和其它誘發因子所引起的,而慢性蕁麻疹則是因為,自體免疫系統過度激活,如果在治療超過六周以上,沒有辦法治療好的話,通常醫師會採取藥物治療,來降低不舒適的感覺,提高生活品質。」

病友vs.臺北榮總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如果說有些病人因為飲食,或是藥物使用不當,也會誘發一些急性蕁麻疹的發生,那所以這些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這些過敏原的避免。」

30歲許小姐,皮膚狀況讓她最頭疼的就是濕疹問題,對於蕁麻疹相關症狀她自己也很擔憂,查過相關資訊之後,趕緊向皮膚科醫師諮詢!

臺北榮總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因為慢性蕁麻疹事實上對病人來講,他常常會無預警發生膨疹,無預警的癢,而且會影響到他上班上學,在治療方面又有一些困擾,因為有些病人在治療上吃了抗組織胺,雖然說八成的病人,可以利用抗組織胺得到控制,可是這些抗組織胺可能會讓有些病人,產生嗜睡的一些副作用,而無法上班或上課,那近年來有些新的生物製劑,針對免疫球蛋白E做抑制。」

醫藥記者蔣志偉:「蕁麻疹是一個非常困擾的疾病,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推估,臺灣平均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位身受蕁麻疹之苦,初步統計大約有近五百萬人,曾經有過蕁麻疹的情況,其中有部分人為慢性蕁麻疹病友。」

圖/TVBS
圖/TVBS

慢性蕁麻疹病友,臨床醫師指出會伴隨睡眠障礙、焦慮症,精神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的1.43到2.32倍,合併使用精神科用藥也是一般人的1.95到2.7倍。

臺北榮總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慢性蕁麻疹是不容易找到原因的,事實上很多時候就跟壓力,睡眠品質跟各種情緒甚至刺激,外界環境的刺激,飲食刺激有關,而不一定要教育病人,一定要忌口食物,事實上很多的時候,在臺灣很多人都會忌口說,我不吃海鮮,我不吃什麼食物啦,事實上很多時候都不是這些誘發因子,反而倒過來講生活品質正常睡得好。」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何翊芯:「慢性蕁麻疹通常比較容易好發30到50歲,那女性的發生比率會比男生高,那其實慢性蕁麻疹大部分的病人,有時候都找不到原因,所以其實也很難預防,如果說能夠找到原因就很好,但是如果找不到原因的話,像是食物我們可以避免吃一些刺激性東西,像是咖啡、飲酒、辛辣的食物。」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其實有高達大概六成以上的病人,他們其實病程都超過兩年以上,那他們可能會常常會覺得很困擾啦,甚至也有點放棄治療的希望,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好的治療,也呼籲這些病友們,可以到我們診間來尋求諮詢。」

圖/TVBS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慢性蕁麻疹病友,很難找出原因,大多數是因為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其中最多的狀況,就是自體免疫甲狀腺炎,再來就是乾燥症,另外像是血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與腫瘤都會有機率導致蕁麻疹。」

臺北榮總皮膚部總醫師馬聖翔:「蕁麻疹可能還是跟一些,像是食物啊,藥物可能都會誘發有關係這樣子,主要是看說,有些人比較會對蝦蟹海鮮,或是某一些堅果類過敏,可能就要去想想看說,自己是不是吃了什麼東西,特別容易過敏,或是可以做像是食物的日記,評估看看說自己是不是吃了什麼東西,特別容易發生一些疹子,來盡量要去做避免。」

醫師提醒,要避免刺激性食物,病友患者應配合醫師、耐心持續用藥,增加疾病認知,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讓蕁麻疹症狀得到更好的控制。

更多 TVBS 報導
有片/入秋後突然「關節痠痛」 醫警告:勿拖延就醫檢查!
有片/這「年紀」的人腦部體積小 若輕忽「高血壓」易診斷「失智症」!
混打AZ+莫德納!女星腋下摸到腫塊 胸口痛到險掛急診
人體經常排氣又伴隨這五大症狀!醫師警告:恐腸道疾病輕忽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