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院憂斷層威脅人民安全!質疑侯市府有無審慎考量?專家笑:恐怕得移民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周昆立指出,台灣處於地震帶,難以避免居住地非斷層區域,更需要重視的是房屋結構安全及施工品質。(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周昆立指出,台灣處於地震帶,難以避免居住地非斷層區域,更需要重視的是房屋結構安全及施工品質。(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監察院近期指出,「山腳斷層」貫穿大台北人口密集區域,包括五股洲子洋、塭仔圳兩大重劃區,質疑新北市府推動重大建設計劃,有無審慎考量,並指斷層若發生錯動,勢必影響眾多人民權益及安全。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全台灣共有36條斷層,如果以這種標準來看,恐怕很多行政區都要人人自危了!

周昆立表示,目前全台有36條未來可能發生地震的活動斷層,這次被質疑緊鄰塭仔圳、洲子洋重劃區的「山腳斷層」,就經過雙北樹林、新莊、泰山、五股、北投、金山等區域,確實經過不少正在發展或是人口密集的房市熱區,未來若真有大地震發生,不僅房價會受到衝擊,民眾居住安全勢必受到影響。

然而,台灣本就處於地震帶,且地狹人稠,面對地震災害,長年是台灣人難以避免的宿命,如當年發生白河大地震的嘉南平原亦有「梅山斷層」、「木屐寮斷層」,花蓮亦有知名的「米崙斷層」,如果要以同樣標準審視每一個行政區,恐怕很多人都必須移民!

況且此次監院指出的「山腳斷層」是正斷層,要發生大地震、醞釀時間可能非常長,根據臺灣地震模型(TEM)研究團隊2020年研究公布的「未來50年台灣孕震構造發震機率圖」就可發現,雖然台灣到2070年發生規模(Mw)大於6.5的地震機率為99%、發生規模7.0Mw以上的大地震機率也有54%,但「山腳斷層」未來50年發生地震規模7(Mw)的機率僅6%,顯見發生強震機會並不大,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不過,周昆立也提醒,發生強震機率低不代表不會發生,特別目前全台耐震力不足的老屋量驚人,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到年Q1就高達483萬宅,佔住宅存量超過52%以上,呈現遍地是老屋的情形,未來如果在都會區發生強震,恐怕會帶來相當嚴重的損害。

周昆立指出,遇到大地震時,最怕房屋耐震力不足及土壤出現液化導致建物倒塌出現傷亡。因此,民眾未來買房有以下兩點需特別注意。

第一、 留意房屋是否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

台灣都會區遇強震有不少土壤液化風險,所謂的土壤液化是指「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一旦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就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因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土壤依其液化程度不同,可分成高度風險、中度風險及低度風險,如果在中、高度風險區發生強震,土壤就容易液化導致建物倒塌,很容易會造成大傷亡。民眾買房前可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查詢3D災害潛勢地圖,盡量避開高潛勢地區。

第二、 特別注意建築的耐震力與抗土壤液化的設計

若民眾發現房子位於土壤液化中、高潛勢地區也不用太擔心,只要購屋時留意建物的耐震設計與抗土壤液化設計,如規劃建物可耐七級強震,或利用三層以上的地下室或基樁設計,依然可以使未來發生大地震或是土壤液化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新聞幕後/央行將升息?再出手打房?學者指一關鍵:沒鬆綁就不錯了
403餘震還在震!遇一情況就要快處理 戴雲發曝「結構重傷」恐怖三徵兆
新聞幕後/政府抓到秒破產!不當使用「新青安」 恐怖五大風險曝光
獨家/消失的房客!租金上漲無限度?專家曝房市「翻轉風險」:慘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