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外消息》拜登、麥卡錫恢復債限談判;日經創33年高點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美國兩黨債限談判上周一度陷入僵局,但在21日晚間美國總統拜登與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通過電話後再度出現轉機。兩人皆表示通話內容相當正面,儘管兩黨仍未達成共識,但兩人已同意22日恢復談判。
2.明尼亞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里(Neel Kashkari)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他支持下次決策會議維持利率不動,讓決策官員能有更多時間評估先前升息效果與通膨前景。另外,鷹派的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認為,市場對通膨的預期正在提高,他預計今年聯準會還會升息兩次。
3.日股近日氣勢銳不可擋,日經225指數22日衝破3.1萬點關卡、續創33年高點,且連續第八個交易日收紅,主因在於企業加大股東回饋力道,吸引國內外投資人搶買相對便宜的日股。日經225指數22日收漲278.47點或0.9%,來到31,086.82點,創下1990年7月以來最高,且改寫2023年4月以來最長連漲紀錄。保險類股大漲2.35%是最大功臣,漲幅在33類股裡居冠,其次是航空與鐵路類股。
4.美國債限談判僵局至今未解,再加上中、美近日經濟數據慘淡,令外界更加擔心全球經濟衰退,使全球股票基金至今連五周大失血。Refinitiv Lipper資料顯示,至本月17日為止,全球股票基金淨流出87.2億美元,與前一周的47.7億美元淨流出額相比擴大將近1倍,是連續第五周資金淨流出。
5.臉書母公司Meta因為把歐洲用戶資料轉移至美國,22日被歐盟主管機關依據「資料保護法」重罰12億歐元(約13億美元),創新高,超過亞馬遜2021年因被指違反「一般資料保護規則」被罰7.46億歐元的前高紀錄。
6.半導體市場低迷促使晶片製造商縮減產能投資,連帶拖累相關設備供應商業績,九大晶片設備商中有七家本季營收恐下滑。儘管前景蒙塵,但這些設備商股價不斷揚升,顯示投資人對於市場觸底反彈與生成式人工智慧(AI)浪潮帶動晶片需求抱持一定信心。
7.根據韓國關稅廳22日發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受到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萎靡,韓國5月前20天出口額較上年同期遽減逾16%,創下2020年來首度連續七個月呈現衰退紀錄。數據指出,5月1日到20日韓國出口額年減16.1%到324億美元。這段時間實際工作日數為14.5天,比去年同期少了0.5天。若換算成日均出口額,也較一年前減少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