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台幣爆量大漲 驚動央行;倫飛、茂訊營運唱高調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2.010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9.8分,成交值為14.69億美元。

2.集中市場16日融資增為2288.69億元,融券增為301083張。

3.集中市場16日總體自營商賣超17.47億元,投信買超0.82億元,外資買超196.27億元。

4.中美雙方各釋善意,習拜會後市場振奮,16日外資及出口商接力拋匯,新台幣匯價延續前一日猛烈升勢,盤中續揚逾1角,尾盤央行進場踩煞車,終場收在32.01元的近二個月新高,升值9.8分,連四個交易日收紅,近二個交易日合計狂飆3.2角,總成交量擴大至22.29億美元。

5.因應下一代AI伺服器/HPC對散熱要求高速提升,台相關業者紛紛積極投入相關液冷解決方案,除了台達電、緯穎之外,正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的Super Computing(SC23)大展中,包括技嘉、神達及華碩等台廠,亦皆端出最新浸沒式液冷解方,而光寶科也以新品牌「COOLITE」,首度實機展示其浸沒式液冷技術。業者齊看好AI伺服器發展,有志一同朝向更高階散熱規格推進、積極搶市。

6.今年壽險保費收入銳減,在業務員撐盤下,前九月出現三張百億神單,全都是投資型保單,國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安聯人壽各有一張,年底前就看富邦人壽是否能靠分紅保單,再現一張百億神單,但全年四張賣破百億元,應是近年新低量。

7.美債殖利率飆高,壽險9月底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擴大至5.6兆元,淨值波動受關注。壽險公會16日表示,會影響淨值的只有OCI(其他損益)及覆蓋法項下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5,750億元,且9月底壽險淨值為1兆9,798億元,較去年底回升3,791億元,已有顯著改善。

8.未來ECFA一旦復談,法人認為,兩岸投資管制及往來可望大鬆綁,包括以大陸為生產基地的代工廠,如電子五哥及手機零組件等大廠可望受惠,以及以大陸為市場的觀光餐旅、航空等,都將有迎來商機。

9.微軟揭曉自研AI晶片「Maia 100」,採台積電五奈米製程,明年初投入微軟數據中心使用。

10.倫飛、茂訊今年受惠強固型電腦業務穩健,第三季獲利雖雙雙較第二季略回檔,但皆站上單季高檔水位,推升其前三季累計獲利亦亮眼。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