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興紀念館 發揚文史精神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記念父親對文史的研究,盧嘉興之子盧金坊醫師於友愛街老宅旁,購屋興建「盧嘉興紀念館」。盧金坊表示,父親一直希望將物品留在家中,但為了避免父親的研究束之高閣,因此成立紀念館,讓喜愛文史者能貼近欣賞。
盧嘉興生於民國七年,八十一年病逝,早年服務於台南市政府,戰後就職於台灣鹽務總廠,在台灣史部分自學有成,生前曾長期擔任台南市文獻委員,著有《鹿耳門地理演變考》、《輿地纂要》等書,其中《鹿耳門地理演變考》曾榮獲中國學術著作獎殊榮。
盧金坊說,當時《中華日報》還特地報導盧嘉興,因為其他得獎人都是學人,任職於學術機構,唯有盧嘉興學歷雖不如人,卻苦學有成。
盧金坊的大姊盧富美曾說,名人軼事、地理演變、古蹟是父親最大的興趣。盧嘉興曾探討鄭成功、劉銘傳、沈光文、連雅堂等人,成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曾將其古典文學作家的傳記資料、作品,蒐羅彙集成三大冊出版,可見其研究地位。
盧嘉興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就讀台灣省第一公學校(今南大附小),畢業後考進市府土木課,被指派專責赤嵌樓修復工程,因此,在赤嵌樓的修復碑上有盧嘉興的名字。
盧金坊說,小時候父親工作忙碌,閒暇時就是進行研究,父子間對話不多,某次父子倆走至赤嵌樓散步,父親突然要他幫忙拍照,雖然覺得父親平日不愛拍照,但也不疑有他,後來訪查資料,才發現父親竟然負責修復赤嵌樓,讓他相當感動。
盧嘉興過世得早,台南市至今也無成立歷史資料館,因此盧金坊成立盧嘉興文教基金會,專職進行文史和科技研究,並成立紀念館,讓盧嘉興的研究精神永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