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版國家寶藏:「挖寶國家隊」尋找四散世界的台灣史料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布魯斯/換日線專欄

一群人在美國國家檔案局拼命調閱資料,看到與台灣相關的文件就像發現寶物一樣,興奮地用手機翻拍。這是由在美台灣人發起的《國家寶藏》計畫:在海外各地尋找官方蒐藏的台灣文件,利用專屬 app 進行數位化,建立一個線上開放的歷史資料庫。現已完成超過 20 萬筆檔案,目標是蒐集世界上超過 5000 萬筆與台灣相關的史料。

台灣人有責任,要把這些歷史帶回台灣

發起計畫的蕭新晟、林育正和莊士杰,驚訝著美國官方竟然保存如此大量與台灣相關的歷史文件。而且不只數量非常龐大,這些文件大都是美國政府以官方視角所紀錄的台灣歷史──像是二戰時期美國就對台灣做了非常詳盡的調查,不只是軍事方面,還包括地形地貌與社會樣貌。到 1950 年代美援會成立後,雙方更有大量相關的來往公文,揭露當時中美合作之密切。

透過這些歷史文件,更可以觀察世界各國是如何看待台灣的。政委唐鳳也挺身支持這項計畫,並表示:「每個語言背後有不同的史觀,其他國家在當年怎麼看我們,也非常重要。」

發起人之一蕭新晟說,自己是在台灣讀完高中才到美國。過去受到的歷史教育只有單一史觀,也就是以中國為脈絡主體的所謂「中華史觀」,自己對於故鄉的歷史所知甚少,反而是到了美國後,才從其他台灣人口中了解豐富的台灣歷史。他希望未來台灣的孩子,能夠了解自己成長的土地上曾發生的故事,能夠在多元的史觀下成長,並了解世界的全貌。

《西螺大橋》作者的請託,找到美國 1950 年代官方檔案

在翻拍文件的過程中,團隊採用「普查」的方式,蒐集所有與台灣相關的檔案,並未挑選特定主題去挖掘、篩選或排除。原因聽了或許會讓人感到意外:團隊認為歷史沒有輕重貴賤,團隊只是挖寶的人,沒有權力對寶藏做「鑑價」。因此不針對特定主題做尋找,只要是跟台灣有關的文件,就會蒐入資料庫。

但也有一次例外:團隊因受人請託,特地在檔案局花了些時間,挖掘「西螺大橋」相關的文件。請託人李雅容女士,是前西螺鎮長、西螺大橋的催生者李應鏜的女兒。為了撰寫 1950 年代父親推動西螺大橋建設的過程,到處尋找當年的文件。最後團隊在美國國家檔案局,找到了 1952 年西螺大橋施工期間的黑白照片,以及美方製作的報告書等珍貴史料。

最終「國家寶藏」團隊達成任務,作者李雅容也成功出版了《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一書。

打造文創沃土,建立開放全民的歷史資料庫

這個例子,也點出一個開放、免費且中立的線上歷史資料庫,除了記載本土歷史之外,也有極高的實用價值:過去魏德聖導演在拍攝《KANO》及《賽德克巴萊》時,前期均必須投入大量的成本做時代考據;台灣第一部政治劇《國際橋牌社》拍攝 1990 年代台灣民主化故事,事前也花費 5 年時間,聘請研究團隊進行調查。

「國家寶藏」團隊認為,資料庫的價值不只在蒐集史料,更重要的是「讓資料能被使用」,因此這個線上資料庫完全無償開放給所有人使用。團隊認為「歷史屬於每個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詮釋歷史、解讀歷史的方式;但希望透過檔案的公開,帶動社會對歷史的重視與討論。

還有至少 5000 萬份史料散佚各國,目前規模完成要等 1000 年

目前《國家寶藏》資料庫已蒐集超過 20 萬筆資料,但是據估計,光是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簡稱NARA)就潛藏超過 5000 萬份與台灣相關的檔案。推測在日本、荷蘭、英國等與台灣有歷史淵源的國家,還有更多等待被挖掘的台灣史料。

雖然團隊一直有海內外小額捐款,支持資料庫的維護運作。但是以目前的「尋寶量能」,恐怕再花上一千年也無法蒐集完成。

對照他國的情況,蕭新晟指出,他們曾在 NARA 遇過日本和菲律賓的「國家隊」,以全職團隊的形式,在各地蒐集與國家相關的歷史檔案,同時這些任務已經進行超過 15 年。台灣若欲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人的歷史資料庫,勢必需要一個更完整、專業的全職團隊。

尋寶也受疫情影響,動念要組「尋寶國家隊」

尋寶小隊長期挖寶的地點 NARA ,因為今年疫情影響關閉數個月,定期的挖寶任務也被迫暫停,這樣的變動,讓團隊認知到蒐集史料的急迫性。

蕭新晟說明,史料不會一直好端端地躺在檔案庫等待被挖掘,有可能因為保存不易而漸漸減損,尤其是超過一世紀以上的紙本文件;同時也會有政治風險,例如若是未來美國政府政策轉向、關閉所有文件檔案,將更難再取得。

因此,未來《國家寶藏》計畫將招募全職的翻拍人員,並且優化資料庫的檢索系統及AI 智慧辨識,方便民眾使用資料庫,一步一步籌組全職的尋寶「國家隊」。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真實版國家寶藏:海外台灣人組「挖寶國家隊」,尋找四散世界的台灣史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檔案館裡的「花名冊」?──在英國,歷史可以如此平凡卻有趣
意外購得越南國寶,「不識貨」的他本想轉手賺一筆──故宮研究者的一句話,讓他從商人變收藏家

作者簡介:

布魯斯,議題推廣者。關注歷史、人權、台灣民主化。對於用不同形式推動議題的點子特別感興趣。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什麼券都出包,你告訴我唐鳳很厲害?
此疫綿綿無絕期─COVID-19大流行會結束嗎?
各種振興券讓人三倍倦
躺進「政治負壓隔離病房」的柯文哲
國民黨儼然陷入「陳玉珍症候群」的歇斯底里氛圍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