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什麼…胡元輝籌組台灣第一個「杜絕假新聞」網站 打破同溫層效應

你是否曾因「假新聞」受騙?在資深媒體人的催生下,台灣可望誕生第一個「事實查核機制」,協助民眾辨識蓄意用來誤導視聽的假消息。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日前指出,協會正積極募款創建網站,「我們相信台灣是願意追求事實的社會」,也開始與Facebook、Google、Yahoo!等業者溝通可能的合作方式,並且希望政府能促成這些平台業者自律。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會8月通過創建事實查核機制方案,募款工作正在進行中。胡元輝8月3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協會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將合作推動這項計畫,初期希望能募得前3年運作的資金,最快3月上線,讓台灣不再是事實查核機制的荒地。

優先處理「與公共事務關聯度高」的「假新聞」

社群媒體的同溫層效應,對「假新聞」的傳播起了推波助瀾作用,人們比以往更傾向於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而不再在意事實的真相。面對這個「後真相時代」對民主帶來的挑戰,胡元輝說,他對台灣的公民社會不悲觀,「民眾還是會想了解事實真相」,創建「事實查核機制」就是要對疑似是「假新聞」的消息,提出具有「權威、公信力」的查核結果,給社會作為重要參考。

20170913-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石秀娟攝)
20170913-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石秀娟攝)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表示,未來將優先處理「與公共事務關聯度高」的「假新聞」。(石秀娟攝)

胡元輝指出,考量台灣社會的需求,以及可運用的人力與資源,事實查核機制將以公共事務為基本核心,優先處理「與公共事務關聯度高」的「假新聞」,這些消息的主要來源很可能是網路,或許全是故意捏造,也或許是事實的本質或原貌被蓄意改變,故意用來誤導大眾視聽的內容;其次是查核傳統媒體的頭條要聞;政治人物的發言有無事實根據,則是第3順位的查核對象。

「諮議委員會」成員 蘇正平、賴鼎銘確定加入

根據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的規劃,查核機制的成員將包括「諮議委員會」和「執行團隊」,前者由具傳播專業、社會聲望、以及公信力的人士組成,預計將有5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賴鼎銘已是確定的成員;執行團隊則希望能有7人,每天對有疑義的新聞進行查核,必要時必須諮詢學者專家,同時要向相關的當事人求證,給當事人說明的機會,再寫成查核報告後,公佈於網站,初期希望每天能產生3至5則報告。

20170913-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20170913-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確定加入「諮議委員會」查核成員。(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美國有超過200個事實查核組織,較有名者包括由媒體研究機構「波因特學院」(Poynter Institute)旗下的《坦帕灣時報》創辦的《PolitiFact》、賓州大學安能堡公共政策中心成立的《Factcheck.org》等,台灣仍掛零,但台灣有類似「自媒體」的網站,例如《MyGoPen|這是假消息》、《真的假的》,供民眾查詢訊息的真偽。

「查核程序嚴謹,分3階段進行」

胡元輝說,協會構想的事實查核機制,除考量我國的傳播生態,也將以國外具代表性的事實查核機制為參考,以「系統、專業、公正」的方式查核,為取得社會信任,查核程序必須嚴謹,將分3階段進行,先由查核員擬出查核初稿,交由查核編輯逐字逐行確認所有事實的正確性,再由主管檢查脈絡是否完整、寫作是否清晰、用字是否正確、以及論斷是否合理。

國外的事實查核機制會依據查核結果,說明該則消息是真、是假、半真半假、多數為真、多數為假,或者僅陳述查核結果,而不判定真假等不同狀況。

美國事實查核網站Snopes.com創辦人米克森也曾是假新聞受害者(簡恒宇攝)
美國事實查核網站Snopes.com創辦人米克森也曾是假新聞受害者(簡恒宇攝)

美國事實查核網站Snopes.com創辦人米克森,也曾是假新聞受害者。(資料照,簡恒宇攝)

對於查核結果會如何呈現?胡元輝說,未來將由評議委員會決定,目前可確定的是,查核所依據的資料,會與查核結果一併公布,會開放外界留言批評,並且接受申訴,如有明顯的錯誤則會立即更正,而如果查核結果有爭議,或當事人有質疑,評議委員會將進行評議,評議後如有必要,也會更正查核結果。

胡元輝指出,不同機構就相同消息查核,也可能得出不同結果,國外也曾發生過,因此,查核結果能否被社會信賴是最重要的,而從這個立場上,「我們也鼓勵有更多事實查核機制出現」,因為「很多事情都需要等待更多的查證」。

除了要建立公信力之外,胡元輝說,如何讓網站更普及,讓更多人知道可以上網查詢疑似「假新聞」的真偽,也是協會未來要克服的問題。

「假新聞」網站將無法賺取平台廣告利潤

受到外界批評放任假新聞透過網路平台傳播,Facebook、Google、Twitter等業者,自今年起在歐美國家已先後推出若干自律措施。其中,在與第3方組織合作方面,平台業者會把民眾檢舉的疑似「假新聞」資訊轉給查核組織,經查核組織確認為「假新聞」後,平台業者會予以標示,讓使用者知道其真實性受到查核組織的質疑,讓使用者有所警覺,平台業者也會利用演算法,放慢這些內容的傳播速度,而專門製造「假新聞」的網站也將會無法賺取平台業者的廣告分潤。

兩個步驟,簡單舉報假新聞。(取自臉書Newsroom)
兩個步驟,簡單舉報假新聞。(取自臉書Newsroom)

兩個步驟,與臉書(Facebook)簡單舉報假新聞。(資料照,取自臉書Newsroom)

胡元輝指出,協會也希望與網路平台業者合作,目前已初步溝通,希望他們在台灣也可以同樣負起社會責任,實施已經在歐美國家落實的自律措施;而公民團體內部也做過討論,思考共同召開記者會的可能性,對業者提出訴求。

幾個月前,對於如何防止假新聞氾濫,曾有立委呼籲以立法處理,行政院也曾指派政務委員唐鳳協調網路平台業者建立事實查核機制,這都引發可能會侵害言論自由的疑慮。唐鳳當時表示,政府不應該介入第3方事實查核機制,政府只能致力於及時回應,他也歡迎各界查核政府的訊息是否屬實。

20170505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記者會.(陳明仁攝)
20170505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記者會.(陳明仁攝)

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曾表示,政府不應介入第3方事實查核機制,只能致力於及時回應。(資料照,陳明仁攝)

政府在防範假新聞方面,可以有什麼角色?胡元輝指出,政府機關在網站成立闢謠專區,澄清假新聞,並積極提供資訊,這樣很好,但是還不夠,如果這樣就可以,就不用有那麼多公民社會努力,不用有平台業者在歐美國家實施自律,也不用有歐洲國家用法律規範,要求平台業者落實自律等做法。

「不是要網路業者做真理裁決者,而是垃圾清道夫」

胡元輝指出,處理假新聞的問題絕對要小心,不能侵害言論自由,「我們千萬不要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卻又製造另外一個問題」;但要求平台業者建立「完整而透明的申訴機制」,並不是要管控言論內容,而是要讓外界能監督業者有沒有好好處理假新聞,不是要網路業者做真理的裁決者,而是基本的垃圾清道夫,當假新聞藉由網路的散佈,對民主造成非常大的傷害的時候,不能不管。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7月提出了《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而包括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等團體在9月1日記者節時,共同發表聲明,要求NCC參考歐美國家的立法趨勢與規管經驗,對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壟斷進行規範,包括要求業者維持網路中立原則、確立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問責機制以及公共責任等。

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盧逸峰攝)
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盧逸峰攝)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等團體在9月1日記者節時,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對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壟斷進行規範。(資料照,盧逸峰攝)

「網路平台業者若無法自律,政府可用行政指導方式要求」

胡元輝指出,網路平台業者如果無法自律,政府可用行政指導的方式要求,舉例來說,歐盟與德國在處理網路與社群媒體的仇恨內容時,已要求這些媒體建立嚴謹的使用者申訴機制;而對於網路與社群媒體巨頭壟斷市場,若干歐洲國家也以課稅與罰款的作法,要求業者強化其公共責任。

胡元輝表示,根據統計,很多的新聞媒體大約都有5成的流量是來自臉書等社群網站的導流,媒體有時還要付給平台業者廣告費,這個趨勢也影響傳統平面媒體的銷售量以及電視新聞的廣告量,網路平台業者對媒體的環境造成這麼大的破壞,繳稅支持媒體的多元發展,是他們不能免除的社會責任。


相關報導
台灣媒觀》找尋信任與真實—Google亞太年會記
葉書弘觀點:假新聞瀰漫形同資訊的霧霾,我們要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