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非空! 美確立「冷原子真空標準」可適用未來晶片製造和下一代新科技

真空在日常生活中,不用過於嚴格定義,但若是在真空室中進行實驗或構建物體時,就需要對「無」有精確定義。圖為真空室。(示意圖)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真空在日常生活中,不用過於嚴格定義,但若是在真空室中進行實驗或構建物體時,就需要對「無」有精確定義。圖為真空室。(示意圖)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Newtalk新聞] 所謂的真空,其實並非如一般人所想般,完全空無一物。事實上真空仍包含某種事物,只是東西的量過少,是人類所能探測的最小量。真空在日常生活中,不用過於嚴格定義,但若是在真空室中進行實驗或構建物體時,就需要對「無」有精確定義。真空室中最後剩下的一小部分原子會產生壓力,而壓力有多大對科學家來說無比重要。

擁有一套精準測量真空中極少量污染物的方法,對科學家們來說是當務之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科學家們在過去 7 年中,致力於開發「冷原子真空標準」(CAVS)系統,來測量這些微小壓力。研究者認為,可將其作為一個「主要標準」,代表可利用它進行精確測量,不再有校准需要。

根據《大紀元時報》今(26)日的報導,研究團隊近期在《AVS Quantum Science》發表一篇論文。文章指出,實驗確切達成預計的結果,即「冷原子真空標準」不僅符合超低壓測量的黃金標準,也超越了傳統的壓力測量系統。

NIST 物理學家舍施利特(Julia Scherschligt)指出,這是團隊登頂的最終結果。團隊之前已取得了許多積極進展。但這次實驗成果證實了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冷原子標準是一個真正的標準。

該技術利用磁場中捕獲的非常冷的氣態鋰或銣。然後用雷射照射氣體,使其發出螢光,研究人員可通過雷射螢光響應的亮度,判斷原子是怎樣被困在磁場中的。

接下來將包含整個系統的測量裝置放置在真空中。當真空中殘餘的原子撞擊到上述被捕獲的原子時,後者會從磁場中脫落。使整個被捕獲的樣品發出的光稍微減弱,研究人員就可從中測量剩餘原子數量,測量其產生的壓力多大。

舍施利特表示,搭建這一經典標準設備所需的繁重工作令人難忘,也確實讓研究團隊了解整個實驗的重點,即 CAVS 以更簡單的形式實現了高精度測量。

舍施利特強調,這項研究不僅能夠測量人們現在及未來所需實現的真空水平,還能應用於「未來芯片製造和下一代的新科技」。只要所需設備搭建完成,研究人員就可回家,等待設備自行測量出結果。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謝步智觀點》普丁戰爭最大羞辱! 黑海艦隊總部被毀 司令疑陣亡 烏軍怎麼辦到的?
證實「團滅」! 「失蹤」的那個俄軍找到了 俄黑海司令身亡 總部引爆防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