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濕地夜間生態觀察 引導民眾靜下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荒野保護協會臺東分會第二年公開舉辦夜觀活動,今(31)日下午5點,60 位民眾聚集旮那魯汎小米田前,在卡大地布部落拉罕林茂盛帶領祭祀下,為「知本濕地夜間生態觀察」活動揭開序幕,希望帶領民眾一探夜間濕地灌叢神秘面紗。

 

活動先由卡大地布部落巴卡魯固家族拉罕林茂盛帶領祭祀,以傳統祭儀祈求活動平安,拉罕同時介紹已結實纍纍的小米田,希望在此能復振部落的小米文化,恢復族人以前在此地的慣習。

 

即將採收的小米田,早已裝上啤酒罐趕鳥器,旁邊的南洋杉上,也有猛禽黑翅鳶所形成的自然棲架駐守。人工趕鳥敵不過鳥群聲東擊西的包圍戰術,部落族人樂觀的說:「我們有大愛,鳥吃剩的再輪到祖靈和族人享用」! 人鳥大戰的趕鳥文化,趣味地在此重現。

 

生態解說講師同時帶領大家觀察知本濕地入口,旮那魯汎(沼澤地之意)周邊的植被, 表示這小小的一塊地,有濕地、草生地、灌叢、樹叢和小米田,帶來豐富食物與隱密多元的棲息環境,便吸引了保育類黃鸝、臺灣畫眉、環頸雉和黑翅鳶等鳥類在此築巢繁殖,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畫面。特別是一對黃鸝,就需要20公頃的棲息地,在當今平原開發密集的都市邊緣,知本濕地沖積扇難能可貴提供夠大的樹叢環境讓黃鸝生存。但假如未來光電板佔據,只留3 公頃的黃鸝保留區,黃鸝將沒有立足之地,在臺東的族群將面臨嚴重威脅。

 

夜幕低垂,眾人來到沙灘,兵分南北兩路, 分別向灌叢知本溪口與濕地海岸林挺進。生態解說人員說,別以為晚上動物都在睡覺,其實知本濕地這裡的生態也輪三班制,熱鬧的很呢!像育樂路上,白天很多鳥類會守株待兔覓食,傍晚生性害羞的灰胸秧雞會在積水處洗澡,到了晚上,就成為短耳鴞抓老鼠的獵場。

 

講師生動的分享他對知本濕地的觀察,「這裏活動的人也分三班,放牛羊、採集捕獵,還有夜間釣魚的,人為擾動很多,但知本濕地包容性很大,這裡的野生動物都是身經百戰存活下來的,也是老天爺給臺東人最珍貴的禮物,是都市人難以體驗的」。

 

臺東縣野鳥學會表示,高草叢是瀕臨絕種的臺灣原生種草鴞(俗稱蘋果臉)喜歡的棲息環境,曾經觀察到草鴞飛翔的身影,也是短耳鴞過境停棲的地點,更是臺灣夜鷹覓食、繁殖與棲息的處所。

 

活動最後,主辦單位請大家關上夜燈、看著 星空、看著濕地原野、聽著浪濤、鳥聲與蟲鳴聲,靜下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用心感受荒野的生息。願眾生平等,祈福能以親近自然的感動,也祈福知本濕地繼續生意盎然、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