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對方在說謊,該怎麼讓他說出實話呢?

撰文/ 大衛.克雷格 David Craig

間接引導在本質上比直接引導要來的隱密。

直接引導的情況下,守密者知道你試圖從他身上獲取訊息,也知道他們正因某件事情而接受詢問或訪談。

相較之下,間接引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訊息。

除非對方接受過反引導技巧的訓練,或是非常注重隱私、內向,否則間接引導應該適用於大多數人。

如果你願意投入時間,並且在一系列對話主題中善用各類技巧,就有機會得知他人所隱瞞的事情。

某些人可能會覺得這聽起來有點見不得人,感覺不太好。

在許多引導過程中,欺騙是免不了的,但也不需要做得太離譜,頂多就是在你不喜歡或不同意的情況下,告訴對方你很喜歡或認同他們所說的某個觀點。

這類的「白色謊言」在生活中很常見,因為人們都想找到合作機會,更不願意得罪他人,因此便會說:「對啊,我很喜歡你的新髮型。」或者「真的,你看起來變瘦了。」

人們會因為不想得罪他人而自然說出這些話,這種日常生活的欺騙與引導過程中的欺騙,兩者之間唯一的差別在於動機,後者是為了得知祕密而與他人進行對話或建立關係。

幾年前,肢體語言還是人際溝通的新知識領域時,有些人便認為刻意利用某些技巧,例如「鏡映」對方的身體姿勢,或是刻意使用開放的身體語言技巧來增加溝通效果,或假裝自己對該話題很有興趣。

間接引導並非壞事,這是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生意關係,以及個人社交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懷疑孩子做錯事,就必須從孩子身上知道當下發生何事。即便父母使用先前提過的直接引導技巧,結果也可能會失敗。

當父母懷疑孩子「做了不太好的事情」,大人也很少會在對話過程中採取因人制宜的策略誘導孩子全盤托出。如果做法正確,透過間接引導就能達成目的。

在社交場合中,間接引導技巧可以用做約會工具,迅速與他人建立連結。

在商業場合上,間接引導技巧可以用來判斷對手的主要決策、行銷策略、祕密人事布局,或者是像公司擴展、升職機會等正面機會。

間接引導也能為保護技巧使用者,使其個人或事業保持優勢。

要做到間接引導只需下列條件:

1.普通的智慧。

2.普通的人際關係技巧:有絕佳人際關係技巧,或是喜歡說話、認識新朋友的人會做得更好。

3.普通的自信。

4.觀察技巧:懂得感受他人心情或是喜歡觀察別人(不是跟蹤偷窺!)會做得比較好。

5.生活經驗(年齡是優勢,孩子較難學習或運用這類技巧)。

6.願意學習基本知識與技巧(本書所列)。

7.準備好與他人對話,練習本書提供之技巧。

如果你不符合上述條件也沒關係,我見過有些相當內向的人也很會引導他人說話,其實你只需要一點技巧知識再加上練習就行了。

延伸閱讀
遇到愛說謊的人,就用這招對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