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按牌理出牌,那多無聊!

(作者鄭春鴻為今年春天將在松山社區大學開設一門課「生命故事創作班」,已開始接受報名。請電洽松山社大02-27475431)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常聽人這麼說,也都信以為真。紐約大學新聞學教授傑•羅森(Jay Rosen,1956- )提出他的看法 : 「我們應該淘汰『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這一觀點,因為它已不再適用。」他也引述互聯網研究學者克萊•薛基(Clay Shirky,1964- )說:「其實沒有資訊超載這回事, 只有篩選程式失效。」如果你的篩選程式失效了,那麼資訊就會過多,並且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

這似乎就是我們生活的實際狀況。「資訊超載」確實是存在的,但是對於一個不上網、不看電視的人、不看報紙,只看點喜歡的書的人,他的「資訊超載」感,恐怕沒那麼嚴重;甚或完全沒有特別感覺到吧?

為什麼我們仍然選擇「賴」在垃圾堆裡

可見,問題可能也在閱聽大眾,你我的身上。是我們把自己陷在一個垃圾環伺的屋子裡,我們可以非常果斷地,立刻起身走出這個垃圾場所,「資訊超載」就完全與你無關了,但我們沒這樣做,每天繼續與垃圾為伍,吃著垃圾食物。

為什麼我們會仍然選擇「賴」在垃圾堆裡,不想起身脫離垃圾資訊的綑綁呢?非常可能是因為我們認為,這些不管是媒體編輯給我們的「垃圾」;還是我們在Google自己找的「垃圾」;抑或是5G時代使用的系統機器學習,在慢慢瞭解你的興趣愛好和優先考慮事項,並用智慧的方式幫你篩選的「垃圾」。你都認為可以幫你解決及消除一些你的「不確定性」,當然不只是「明天我們要去野餐,會下雨嗎?」之類的小問題,你以為的人生困境都可乞靈於Google呢!

可怕的年代,大家都按牌理出牌

令人氣餒的是,「資訊」既在減少也在增加不確定性,我們可以說「它提出的問題比解決的更多」。數位化領域的篩選程式工作不是通過「消除」需要消除的資訊,而是對它「不進行選擇」,未被選擇的物質仍舊在原地,留給其他的篩選程式。換句話說,「垃圾量」一直沒有減少,並且只會增多。前述薛基所說的「篩選程式的失效」不是因為資訊過多,而是因為這些資訊既無法減少現有的不確定性,也無法使我們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知識管理專家告訴我們,我們期待的最好的方法,可能是:我們擁有智囊團、睿智的顧問為我們做出最周詳的考慮、通過與人互動學習的智慧系統。幫我們做出最佳選擇,排除最大的不確定性。這一點都不奢求,看來,這樣的時代就在眼前了,不是嗎?不過,那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年代,因為到時候,大家可能都按牌理出牌,蔡英文一開始就亮出她如假包換的博士證書、博士論文,彭P提早收攤當綜藝咖;童文薰律師也不必為論文門出三本書、開「模擬法庭」。晚上沒有「童溫層」看,那生活多沒趣啊?

「失戀怎麼辦?」資訊不是越多越好

「碰上意外的事件如何解決呢?」再大的資料庫,都不見得有適切的答案。我們需要的篩選程式既可以基於各自需求, 也能選出一些我們由於未知而沒有要求的事物。當篩選程式太瞭解或不夠了解我們時,它們都會失效。資訊不是越多越好。

曾有人公開質問大家,在網路搜尋甚麼事,答案是最沒有參考價值的。第一名是「失戀怎麼辦?」我可以想像這個調查的真實性,因為失戀的滋味大致相同,但失戀的人,各有各的原因。「失戀怎麼辦?」資訊再怎麼爆炸;知識再怎麼爆炸;資訊再怎麼超載,「怎地偏偏就找不到我要的答案呢?」你會不會這樣對著Google如此徒呼負負呢?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