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台新金控進軍職籃T1 富爸爸們打甚麼盤算

籃壇老字號台啤將退守SBL,將球隊交給資金更雄厚的台新金控經營T1。(圖:台啤英雄粉絲頁)
籃壇老字號台啤將退守SBL,將球隊交給資金更雄厚的台新金控經營T1。(圖:台啤英雄粉絲頁)

台新金控接手T1職籃聯盟的台啤英熊,繼富邦跟中信之後成為第三支加入職業運動戰場的金融集團,而老字號的台啤則將退守SBL,將球隊交給資金更雄厚的企業經營,球員流動跟球隊的板塊搬移,持續擴大職業籃球的規模。

三年來台灣多了兩個職籃聯盟以及六支新隊伍,開創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球員時代,但是一年動輒上億的花費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玩得起,經過一兩季的嘗試後即使是出得起的球隊也想汰弱換新,一樣花錢至少要花在即戰力的球員身上。桃園雲豹上一季破天荒找來霍華德(Dwight Howard)讓人氣爆棚,但回到球場還是補強本土實力才能提升戰績,只是好球員不會從天而降,市場上的即戰力就是這麼多,這是雲豹選擇跟台啤球團合作的思考方向。

至於台新金控過去20年涉足運動贊助,逐步從空手道、高爾夫個人選手擴大到團隊運動的松山高中籃球隊、PLG夢想家以及台灣石虎足球隊,去年首度獲頒體育署推手獎,贊助各項運動超過1500萬元。台新最主要的贊助對象是一直是職籃的夢想家,但沒想到競爭對手永豐金控後來居上,只以一半的贊助額度投資T1新兵雲豹,開季卻從天上掉下來一個魔獸,看到NBA大明星穿上永豐冠名球衣上場打球場場爆滿還發行魔獸卡;反觀台新跟夢想家合作三年都沒有發行過聯名卡,既然如此不如自己進場,六月成立資本額1.5億的台新育樂,以台新金上百億的年收益只是九牛一毛。

而前身一路可以追溯到台灣菸酒公賣局青年隊的台啤英熊,過去一甲子來是台灣籃球人才的推手搖籃,20年前台灣菸酒公司一度打算放棄球隊,由閻家驊跟立委高志鵬出面力挺才存活下來。雖然持續掛著台啤招牌,但已經跟總公司分家,而以冠名方式給予贊助,與其他球隊由母企業直接出資不同。閻家驊也並非籃球科班出身,但識人用人眼光過人,前前後後挖掘出林志傑、劉錚、蔣淯安等當初球界不見得看好的潛力股,而且不開空頭支票,鎖定目標後直接揹著幾百萬現金放到球員面前快狠準簽約,等打到國手身價翻倍後再轉介去中國大陸打球,共創勞資雙贏。跟閻家驊簽合約的球員多到衍生出「二軍」,金酒、九太背後都有他操盤的影子。雖然閻家驊掛名台啤總教練卻不懂技戰術、場邊怒踹裁判、場外涉賭等等風波確實影響籃壇形象,但若論台灣籃壇過去20年來最成功的總管經理人,除「閻哥」外當不做第二人想。台啤在SBL前18季也累計六座總冠軍,直到今年才被裕隆追上。

只是SBL最熱鬧的時候球團沒有勇敢跨出職業化的腳步,等到好手紛紛西進大陸淘金,SBL也喪失了群眾魅力跟票房,直到四年前才在高志鵬主導下聯合官股或半官股的三支球團醞釀成立新聯盟CBL,卻無法獲得民營企業的支持,反而自行成立了PLG把台啤排除在外,雖然隔年總算加入T1聯盟,但開打前被評估戰力最整齊的台啤卻連續兩季都屈居第四。另一方面,當初在SBL時期為求兼顧家庭,或者盼望穩定走完籃球生涯而放棄旅外,選擇跟閻家驊簽下長約的台啤球員,眼看這兩年職籃風生水起,明明球技不如自己甚至找不到合約的同梯現在卻能拿到比自己多兩三倍的薪水風光打球,心中也不能平衡。

台啤公司的贊助金額在過去SBL時代靠著閻家驊精準的眼光以合理成本留下好手,但在中信、台鋼等大企業以資本家規模投入職籃後,無論洋將或者本土薪資都矮了一截,三四年前綁住的球員這兩年合約即將陸續到期,未來的環境已經不可能容許台啤用過去的規模繼續維持競爭力,整批轉賣也是合理的選擇,除了雲豹以外另一半則帶槍投靠PLG的攻城獅,趁著換約補足合理的薪資。球團成功脫離戰場還不用付保證經營三年的違約金,閻家驊進可攻退可守,還握有一支留在SBL的台啤足以靠贊助持續經營曝光,未來職籃若有變化,仍有本錢進場喊價。

台新租借台啤在T1的參賽權進軍職籃,但因為台啤球員合約都將到期,並沒有直接承接合約而自行組隊,決定從選秀開始從頭做起,T1為了平衡戰力,除了把原本應該承接台啤第三順位的台新選秀權拉到第二順位,跳過太陽僅次於墊底的雲豹外,每一輪再多給台新一個第七順位,台新光是選秀最多可以挑18人,再加上球員交易以及洋將組隊綽綽有餘。主場仍然設在台北市,但將從天母體育館轉戰和平籃球館,還要請來早就可以辦退休的教父級高中資深教練帶兵。

這兩年的職籃興起,外界質疑這麼多突然冒出來的球隊金主會不會熱潮過了就抽銀根,但被指控陸資入主的PLG鋼鐵人增資案季末終於獲得經濟部投審會首肯,而T1台啤雖然轉與雲豹合作但也找到台新接手,大企業的投入有助於聯盟改善體質,雖然台新從PLG跳槽T1,但PLG之前表示不缺贊助商排隊,台灣籃球整體發展仍然持續加分。(陳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