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BMI值測肥胖不準確

研究:BMI值測肥胖不準確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我們慣用的BMI值其實並不準確。「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公眾健康統計工具,作為評定肥胖程度的指標,但是近年來愈來愈多醫生開始質疑它的準確度和實用性,據《時代雜誌》最新報導指出,BMI值不僅無法分辦脂肪、肌肉和骨頭,而且也無法辦別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 BMI值以一個人的身高和體重為基準,估算身體所含的脂肪量,再依據人們的肥胖程度加以分類。BMI值低於18.5表示體重過輕,需要增重;若是BMI值在18.5至24.9之間,則代表正常;當一個人的BMI值大於30時,表示他/她體重已經過重。 根據「洛杉磯時報」指出,美國有5分之1的人因為使用BMI值為計算標準,而得到錯誤的訊息,結果可能造成不健康的瘦子認為自己正常,而健康的肥胖反而被過度驚慌。 該報導指出,由於BMI值不能分辦脂肪、肌肉和骨頭,近年來其準確性不斷地被質疑。不少體脂肪較低的人,因為骨頭較重,而測量出來是超重的結果,甚至對肌肉比例較高的健身者,量測出來的BMI值也可能大於30。 根據賓州大學科學期刊指出,BMI值不能辦別不同種類的脂肪。BMI值不能測出所謂的「內臟脂肪」(或稱腹部脂肪),內臟脂肪製造的速度很快,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在身體內囤積,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對我們身體有許多的危害。 儘管BMI值有許多的缺陷,但它還是經常地使用。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比起其他測驗方法便利許多,只需要身高和體重數據。其他的肥胖測驗方法,例如CT掃描和MRIs掃描,就能夠清楚地分辦出肌肉與脂肪,而DEXA掃描則能測量出骨質密度,但是因為這些方式的費用太貴,所以普及率不高。 不少醫生認為,BMI值雖然無法完全棄用,但醫生也可以同時運用其他衡量標準,增加檢驗的準確性。「哈芬登郵報」的報導指出,只靠BMI值來預測健康並不準確,應加入腰圍做為指標。 雖然不斷有醫生和學者質疑BMI值的準確度,但台灣青少年體適能的計算,仍使用BMI值為評估方法。對此,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坦承BMI值並不完全準確,但因為BMI值計算方法簡單,較容易推廣,並且不用實際的身體接觸就可以測量,能避免觸碰女性學生而引起爭議。 圖說:愈來愈多醫生開始質疑BMI值的準確度和實用性。(Photo by unmap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