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者近50%發生肌少症 醫曝「這些症狀」當心

民視新聞/簡辰丞、吳東懋 新北報導

疫情期間,許多人因為宅在家,運動量降低、胃口變差,也導致肌肉萎縮!根據國際期刊研究發現,不少確診者後來發生"肌少症"的機率將近50%,有住院者的比例更拉高到近70%,醫生就提醒,如果確診者發現短時間體重下降,握力變差,或是走路常跌倒等跡象,都要當心可能是罹患了"肌少症"。

固定做重量訓練,是許多人選擇維持肌肉量的方法之一,但受到過去兩年疫情影響,很多人懶洋洋少出門,活動量和運動量都跟著降低,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就分享,家人確診後,體力變差了。

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說,「家人來講的話大概有兩到三個人確診,確診過程當中他們的肌肉流失量非常的大,(我母親)自己本身就換過人生髖關節,所以在這次確診過程當中,她在床上躺的時間比較久,又加上沒有辦法出去活動。」

根據國際期刊研究發現,不少確診者,在確診後發生"肌少症"的機率有近50%,有住院者的比例更拉高到近70%,加上不少確診者因為嗅覺味覺出現異常,導致食慾下降,也是罹患肌少症的主因之一。

確診者近50%發生肌少症 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確診者近50%發生肌少症 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醫生張適恆說,「平常容易打開的罐頭,這個時候不太容易打開了,或者是說我走到附近的公車站捷運站,是不是花的時間變久了,這些都是肌少症的早期徵兆。」

營養師歐乃嘉說,「就是因為(確診)這段時間胃口比較不好,我們建議他們可以選擇比較容易開胃食物,首先要先把熱量補充足夠,才會避免肌肉流失,再來就是優質的蛋白質也非常重要,那如果比較吃不下,可以選擇一些好入口的,像是蒸蛋鮮奶豆漿。」

確診者近50%發生肌少症 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確診者近50%發生肌少症 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營養師建議,確診者可適量補充豌豆類型蛋白粉,維生素D和鈣質等營養素,來維持體力和肌力健康,另外,多做阻力運動,也有助於恢復肌肉量,因此確診痊癒後,不僅要勤加運動,蛋白質的補充也很重要,才能避免肌少症上身。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迎接國門放寬!老闆想辦「員工旅遊」網全搖頭
唸了5次才懂!店家門口公告寫「這4字」引熱議
最美候選人陳紫渝又發文!網友歪樓灌爆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