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救盟民調:16.9%民眾自認「已接近貧窮」 逾7成民眾擔憂經濟狀態
(記者單蔓婷/台北報導)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社救盟)公布台灣貧窮政策調查,9%民眾自認「處於貧窮狀態,且5年之內無法脫貧」;7.8%民眾自認「接近貧窮,只要遇到危機就會落入貧窮」。社救盟認為,上述數據與全台2.6%低收入戶總人口落差大,凸顯《社救法》最後防線功能失靈,聯盟成員王今暐說,「我們除了要讓政府聽到人民心聲,更要說明中產階級也有不安全感,擔心面對貧窮時無法獲得政府支援」。
社救盟從「革除戒嚴時代沿襲而來的不合理規定」與「強化社會安全網」兩方面出發,提出六項具體訴求,包含:廢除「虛擬收入」、放寬申請低收入戶的戶籍限制、低收入戶審查採信任原則、調整家庭總收入列計規定、強化「階梯性脫貧」機制、制定無家者專章及專法。
「衛福部說委託調查,但沒有表示什麼時候可以提出政院版本」,社救盟表示,距離總統大選還有111天,執政黨的心態不能消極卸責,希望陳建仁院長主動和衛福部溝通,督促衛福部年底前提出《社會救助法修法》修法時程。
民團還主張,修法前也應先從行政技術面上調整出「替代方案」,如在「虛擬收入」問題上採用疫情時期的自述收入,或協助非典型勞動者提出薪資證明;在「人籍合一」問題上,採跨縣市合作,優先在居住地進行福利身份審查。
不分年齡和工作型態 「不安全感」普遍高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指出,衛福部之所以對社會救助訂出不合時宜規範,因其缺乏對民眾現況的理解。社救盟委託的民調顯示,在1078份有效問卷中,超過7成(76%)民眾擔心自己的收入難以負擔愈來愈高的物價,更有4成民眾(40.9%)表示出強烈擔憂。
民眾不安的原因,以「收入增加的速度趕不上生活成本的增加」(42%)與「沒有多餘的錢備用」(37.9%)為主。 社救盟提醒,收入被物價上漲抵銷了,個人難有餘力預防生活風險,這種不安全感在所有的年齡層和工作型態中,普遍很高。
正視貧窮 從取消「虛擬所得」開始
社救盟調查顯示,53.5%台灣民眾認為「虛擬收入」不合理。政治大學社工所副教授蔡培元進一步說明,16歲到未滿65歲都有工作的預設,與現實不符,即便政府希望提升民眾工作意願,也應從勞政服務出發,提供就業支持,而非一開始就用虛擬所得將弱勢排除,「他們沒有得到社會支持,未來更難找工作。」
蔡培元分享自己的研究,某位剛畢業的年輕人被認定有工作能力,明明收入不足以支持家庭,卻因計入家戶所得,導致家中未成年的弟妹們,無法獲得福利身份與就學補助,未來脫貧恐更困難。
列計人口與家戶所得 讓弱勢脫貧更困難
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處處長洪雅莉觀察,家暴婦女從進入庇護所到能夠自立,平均需要2年時間,「她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卻無法獲得社會救助,只因收入和家暴的先生共同計算。」
社區實踐協會社工周千荷也分享實務經驗,她曾服務單親家長,因父母輩還有財產而無法通過低收申請。「他們與父母關係不好、有些父母觀念傳統、不支持他們離婚,或者當初就不支持他們單親生下小孩」,單親家長更難向長輩開口,卻也無法從別處獲得支持。
蔡培元也說,社會救助實務上雖然有例外條款,如社工訪視,但執行上問題多,建議未來採專家委員會制度去減輕個案認定的壓力。此外,雖然家庭成員未履行撫養義務時,可不列計,但各縣市認定標準不一:某案主子女經法院要求每月支付3000元撫養費,該縣市卻認為3000元撫養費已等於履行撫養,而將其子女收入計入案主家戶中。
放寬具歸化資格的新住民 取得低收入戶資格
社救盟調查發現,約6成的台灣民眾認為,即使新住民尚未取得我國國籍,也應該要有資格申請社會救助,以確保家庭經濟安全。也有5成6民眾認為,新住民在台灣陷入困境要申請低收入戶時,母國親屬的財產可不列計。
南洋台灣姊妹會秘書長陳雪慧說,有五成左右的婚姻移民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台灣國籍,但他們在台居留時間比台商長,不只承擔家務照顧公婆,生養子女,也補充農工勞動力的短缺,但在她們生活陷困時卻被社會救助制度排除在外。她向各黨總統候選人喊話:「請不要在選舉時才看到新住民,請在關乎人權、生存權的時刻,就將新住民納進來!」
社救盟將陸續拜會各組總統候選人,要求針對社救盟提出的各項改革訴求表態,承諾大幅修正社會救助法、納入民間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