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停發振興券,救失業

行政院宣布7月15日啟動經濟振興方案,振興券將有紙本、電子支付、電子票證和信用卡等模式,讓民眾自由選擇。振興券以1千元換3千元,沒有排富和年齡限制,實體通路都可使用,包括交通運輸;對拿不出1千元的弱勢族群和中低收入戶另有優惠,但具體方案還未定案。

振興券一路走來曲折多變,決策者眼中只有政治,沒有人民,令人感慨萬千。

振興券的前身是「酷碰券」,從2月間開始規畫,堅持要先「紓困」,再「振興」;又考量必須和馬政府的「消費券」有別,以免被批評「馬規蔡隨」,乃以「乘數效果」較大為理由,堅持民眾用現金換券,享受消費折扣。但輿論認為消費市場急凍,「酷碰券」刺激效果只是杯水車薪,各種批評之下一路變動修改。現在國內疫情基本已經平息,商家「久旱未逢甘霖」,早已天怒人怨,卻還要拖延到7月中旬才能上路,但細節仍未確定,最新說法是6月2日公布,不知是否還會變化?

優先補貼失業與無薪假

多次變動,振興券預算從最早的111億元,提高到300億元,目前又變成400億元,可說完全沒有明確目標,乃至一變再變。這種「雲深不知處」的振興規畫,連「防疫95分,紓困59分」的紓困成績都還不如。拖到現在,多數商家都已經受不了,紛紛推出自行規畫的「折價券」,看來比起政府的振興券要方便使用,讓振興券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雞肋」,實在相當諷刺。

事實上,「紓困」和「振興」根本難以清楚畫分,紓困如果成功,民間消費力與企業活力立刻恢復,就不需要振興了,政府大部分措施的效果是紓困和振興兼具的。硬將振興券畫歸為振興措施,必須等紓困結束後才做,且規畫了4個月,內容一變再變,迄今還不能定案,讓人能不懷疑,規畫者是新手上路且不諳世事。此外,為了擴大「乘數效果」,要求民眾花1千元現金買3千元票券,雖符合經濟學理,但經濟效果並非政策評估的唯一標準,連綠營自家立委都批評,前朝「消費券」固然可改,但不宜改到要民眾拿錢買券,這是「從台北看天下」,不解人情世故、不知民間疾苦。

當前,台灣經濟看起來不算太差:雖面臨保1風險,但電子業狀況不錯,抵銷了餐飲和零售的業績下滑。台灣除少部分與觀光旅遊有關企業外,大部分企業仍能維持。然而,4月分失業人口達48.1萬,失業率攀升到4.03%,創下7年來同月新高。放無薪假者已來到1189家,超過2.1萬人,比金融海嘯時還慘。這些失業和放無薪假的人,其實才是疫情衝擊下最大的受害者,因其收入下降幅度最高;因此,在這波疫情衝擊中,最需要紓困的其實是這群受害者。

這幾個月,台灣犯罪率雖持平,但持槍搶劫個案似有增加趨勢,好幾個案例都是失業者所為,令人擔心失業情況惡化將加速社會治安惡化。金融海嘯衝擊的,基本上是有資產的有錢人,本次肺炎疫情衝擊的主要卻是基層的庶民百姓,其承受力當然不如富人,更需高度重視。

廣大微小商家難以受惠

目前規畫的振興券,有個看似細微卻嚴重的問題,依據媒體報導其面額分為1000元、500元和100元,而且不可找零。由於1000元和500元券的價值總和占到總額3000元的2/3(或以上),可能促使消費者直接到大賣場去進行單次大額消費,極有限的部分才會在夜市或微型商店消費,讓受到最嚴重衝擊、最需要振興的廣大微小商家難以受惠,反倒是實力相對雄厚的大型企業受惠較大,將使失業的狀況無法迅速改善。

此外,2300萬人以每人1000、總額230億元購得面額690億元的振興券去花用,就算690億元全部反映在經濟生產的增加,以去年國民生產18.89兆元來看也不過是0.37%,如此沸沸揚揚且勞師動眾,振興經濟的效果卻極為有限,難道真是如王世堅議員所說的「沒出息」,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既然振興券尚未完全定案,我們強烈建議應停發振興券,將400多億元的預算全數用來提高對失業和無薪假勞工的補貼,這對穩定社會、安定人心的幫助才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