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球經濟成長恐面臨兩極化風險

工商時報【主筆室】 雖然今年初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再通膨力量已逐漸鈍化,但從近期公布的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維持擴張、全球出口價量齊揚且成長加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領先指標連續第10個月上揚等表現可知,全球經濟續處擴張,使主要預測機構不僅維持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較2016年加快的看法,更上修經濟成長率預測。OECD則在6月份報告中,以「較好,但卻不夠好」(Better, But Not Good Enough),為當前全球經濟表現做出註解。 然而,這個「不上不下」的評價看似正面,卻也點出未來經濟可能有好壞兩極化的風險。目前看來,支持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有二: 一是2012年後廠商生產性投資連年不足,老舊設備已陸續達使用極限,致使去年下半年起,包含半導體產業在內的生產性資本廠商都有設備更新與升級的需求,使全球投資循環可望轉為向上,形成經濟成長的支撐力量。 二是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的可預測性高,整體貨幣環境仍處在寬鬆狀態。即使聯準會縮表時程可能提前到今年9月,且在12月進行今年第3度升息。但因6月會期公布的縮表排程相當緩慢,且政策轉向產生意外效果的機率不大,歐洲央行(ECB)與日銀到今年底前貨幣政策也都將維持不變,再加上第2季後國際原物料價格大跌,拉低全球通膨預期,讓各界更確信主要央行沒有急於調整貨幣政策的必要,進而使今年下半年全球金融狀況比去年同期更為寬鬆。 至於「不夠好」的部份,則如4月國際貨幣基金(IMF)所言,這波全球經濟榮景全屬循環性因素帶動,有效需求不足、潛在經濟成長率下滑、貿易成長緩慢等結構性問題仍是制約經濟成長的逆風因素。而OECD更指出,即便循環性因素推升經濟成長,卻還是扭轉不了低成長與不均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民主機制與市場經濟最引以為豪的經濟體系修復機制,頻頻出現短路。 具體地說,經濟體系修復機制除了自我調整的部份外,主要由反景氣循環政策及結構改革政策組成。反景氣循環政策(即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可使經濟與金融市場保持穩定,讓行政單位可以不需疲於奔命而聚焦在長期結構改革上;結構改革政策則包含提升潛在經濟成長率的產業政策,以及扭轉貧富差距的分配政策。兩者相互配合,即可逐步解開低成長與不均問題的死結。 不幸的是,金融海嘯後,經濟體系修復機制運作就走樣了。因為在民主社會中,「低成長」與「不均」的組合是執政者民調的致命傷,且易透過網路等電子媒介的快速傳播,加深民眾對政府無能的印象。此時,政府往往陷入挽救民調的短線操作狀態,導致政策決策品質下滑。於是,無論是需要審慎擬定的財政政策規劃及長期經濟政策方向,抑或需整體通盤規劃的不均問題(如租稅、年金政策),都因政府迫於民意壓力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回應,遂以民粹式、高度簡化的、挑起階級衝突的方式操作,以創造「政績」。 相較之下,唯一能正常運作的政策選項就剩下寬鬆貨幣政策。但金融海嘯後,寬鬆貨幣政策營造出經濟與金融穩定的假象,已非新聞。諸如殭屍企業眾多等資源無效率運用,讓經濟更難掙脫低成長狀態,以及超寬鬆貨幣政策鼓勵投機行為,讓「有能力」者大玩金錢遊戲,加大不均現象,亦令各界深有體會。在在證明,當政府持續失能的情況下,經濟體系修復機能將續處短路狀態,只能透過寬鬆貨幣政策續命,形成一種表象穩定,低成長與不均等結構問題卻更深化的迴圈中。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種表象平靜與結構問題深化的衝突狀態,可能使人們對描述未來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變化的機率分配,從熟悉的常態分配,轉為陌生且近似兩極化的雙峰分配。易言之,當未來經濟與金融市場發展方向的可能結果遵循常態分配的規範時,極端情況發生機率偏低,有利整個體系提前因應。相對的,若可能結果發生機率呈現大好大壞的雙峰分配,兩種可能性的發生機率均高,使整個經濟與金融體系無所適從,鎮日惴惴不安。事實上,金融海嘯後,超寬鬆貨幣政策所營造的低波動現象,與結構性問題日益嚴重並存,所帶出的新常態、新平庸及長期成長停滯等全球經濟成長基調,以及專家學者在擔憂、迷惘、頻於示警及修正之間的循環,即為此而來。 由此可知,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雖可望維持擴張,但長期僅靠寬鬆貨幣政策自我麻痺所換來的經濟穩定,卻可能漸漸改變經濟系統內的風險分布型態,使習於鐘型分配的政府與業者風控模式,恐出現失能。一旦全球經濟驟然面臨波動劇烈的狀態,就可能立刻爆發系統性風險。別小看這個「機率問題」,因為在政府失能與經濟修復機制短路的最糟組合下,全球經濟體系在近年來持續受到的傷害之大,受損且無法復原的細胞之多,可能遠超過人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