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兩岸交流,歧異毋須無限上綱放大解讀
台北市政府將於本月中旬主辦「雙城論壇」,預訂由上海市副市長華源率團出席。今年輪由台北市主辦,主題為「智慧治理、永續未來」,將持續推動「雙城好、兩岸好」的目標。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一定會依循對等、尊嚴、善意、互惠原則,但相關報導卻有太多「腦補」的想像力,他也期盼民進黨政府支持兩岸交流。
這個自二0一0年起開辦的兩岸城市論壇橫跨藍白執政,也是蔡英文擔任總統至今,兩岸碩果僅存的官方交流管道;雖說僅止於地方對話層級,向來卻是綠營放大眼睛檢視的焦點。姑且不論賴清德政府是否會扯後腿,光是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民代,再搭配綠營網軍側翼無所不用其極的恣意攻擊,就暴露了賴總統期望兩岸正常往來的承諾根本只是口惠實不至的政治語言!尤其是,這次陸生團來台引發爭議,更恐對上海市府訪團行程增添難以預估的變數。
基於穩定兩岸關係及維護台海和平的大局,即便民共兩黨屢因立場殊異導致歧見難解、甚至相互嗆聲,卻都不該以任何理由阻撓兩岸正常互動。值此兩岸當局欠缺互信的關鍵時刻,對話交流管道更不應被政治力輕易切斷。全球在美蘇冷戰期間瀕臨核熱戰邊緣,華府及莫斯科也從未放棄對話,至少獲致不應輕易啟動核武的默契,也讓各國倖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毀滅。
誠如蔣萬安所言:兩岸關係越緊張,越需要交流。只可惜,賴政府只想粉飾太平。在回應雙城論壇的審查進度時,陸委會表示,「兩岸交流一定要氣氛好;如果氣氛不好,交流也是不健康的,必須再次強調,在台不要有傷害台灣地位的說法」;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強調,「在台不要有涉及政治的言論、不要有傷害台灣地位的說法,來者是客,客人也要做到盡到客人之道」。
梁文傑這番話只說對了一半,兩岸往來氣氛好是基本,但過於追求表面上的禮貌卻太做作。鑑於當前兩岸極度缺乏互信基礎,任何涉及敏感的政治言論都會使得交流功虧一簣,因此過度的政治語言確實不適合在公開場合表達。不過,如果像是陸生團一句「中國台北」就被民進黨無限上綱到破壞兩岸交流,是否已矯枉過正?
兩岸互動確實本就不該矮化對方,雙方也早於一九八九年就「Chinese Taipei」在中文翻譯為「中華台北」達成協議,我方從未接受「中國台北」用語。然而,陸方大學生一句無心之言粉碎綠營的玻璃心。抗議當然可以,向訪客表達立場也行,卻不能找錯對象,更不該恣意恫嚇。既然台灣自詡為民主社會,就該比中國大陸對不同意見具備更大的包容力。
政大教授黃奎博提醒蔣萬安應有四個繼續:繼續堅持中華民國、繼續活用政治諒解、繼續促進民間交流及繼續辦好雙城論壇。他強調,上海團由副市長率隊早已是慣例,但獨派一定會蔣萬安穿小鞋、戴紅帽,蔣萬安必須站穩立場、適時回應。進一步而言,綠營對兩岸交流惡意抹紅操作,台灣民眾心中也早有一把尺。
持平而論,中共不該對台灣文攻武嚇、片面破壞台海現狀,民進黨也不應炒作敵意、升高對抗衝突,這些舉措言行都不利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陸委會不能把這次陸生團當成是否批准雙城論壇如期舉辦的審核標準,反而更應鼓勵來訪,藉此降低誤解、增進互信,共同維護台海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