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千萬要守住學術這道社會良心底線

包括台大在內,許多大學要求在論文中由學生親簽學術倫理聲明書。(取自台大官網)
包括台大在內,許多大學要求在論文中由學生親簽學術倫理聲明書。(取自台大官網)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新竹市長林智堅碩士論文涉嫌抄襲案,已從民代爆料演變為司法案件,這樁學術、政治、司法相互糾結的案情,讓民眾看得目不暇接,而且恐怕又將淪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政治肥皂劇。近年來從蔡英文總統到各級不分黨派官員、民代,爆出論文羅生門或抄襲雖然已見怪不怪,但令人憂慮的是,多少知識分子念茲在茲的「學術是社會的良心」價值觀還能禁得起幾番摧殘!

從「經世濟民」的角度來看,政治人物返回大學校園重拾書本,系統性地汲取知識、開闊視野、拉高眼界,確屬積極進取的作為;倘若經由努力向學、埋首研究而獲取碩士、博士學位,更是美事一樁。但是,曾幾何時,台灣政界颳起「洗學歷」風潮,其中固然有認真以對的政治人物,但令人感到遺憾、甚至痛心的是,也屢傳政治人物禁不起檢驗,將本應嚴謹的學術研究踐踏在腳底,這不僅愧對進修初衷、違背學術規範,更應被質疑是否惡意欺瞞選民。

其實,政治人物返回校園進修、攻讀碩博士,無論職務高低,註冊、開學、走進教室就是學生的身分,而各大學也都時時提醒學生必須遵守學術規範。例如,成功大學學術誠信推動辦公室在網站上就臚列《國立成功大學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實施辦法》等校內相關辦法,以及《學位授予法》、《科技部對學術倫理的聲明》等等國內相關辦法。這些規範唾手可得,而且不僅針對學生,也針對大學裡的每一個成員;政治人物重返大學成為學生,無論職務高低都必須遵守這些學術規範,沒有耍弄特權的空間。

再就碩博士論文而言,許多大學都已要求在學位考試之前,研究生必須先完成「論文原創性比對」。例如,二0一九年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指出,「論文相似度標準是由各系、所、學位學程自訂」,「國際期刊的標準比較嚴格,大約是相似度必須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儘管「論文原創性比對」並非檢驗論文是否抄襲的唯一標準,但仍具有把關的功能。

其次,許多大學也要求在論文中由學生親簽學術倫理聲明書。例如《國立台灣大學碩、博士學位論文格式規範》就要求學生親簽學術倫理聲明書,並列於論文次頁。林智堅取得碩士學位的台大國發所學術倫理聲明書內容為:「本人已完全瞭解本所學術倫理之定義與行為規範,特別是針對抄襲之規範。本人保證,提交學位口試論文的所有內容是由本人撰寫。本人也保證,論文中所引用之他人著作,皆按規定引用。如有涉及違反著作權法、本所學術倫理行為規範、以及其他相關法規,願擔負相關法律責任。」

質言之,倫理、規範都擺在眼前,問題在於大學師生是認真對待這些倫理、規範,還是虛應故事、甚至明知故犯。

再看看大學、學術、知識分子應有的高度與價值。古有明訓:「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前台大校長陳維昭在〈當前我國大學的危機與轉機〉一文中呼籲,「希望社會了解學術是社會良心的支柱,不能成為政治或其他利益團體的附庸,一旦傾頹壞朽,絕非國家社會之福」。前台大校長李嗣涔曾說,「大學是社會良心的最後堡壘」。諤諤之士,聲如洪鐘,就看台灣能不能守住這「社會良心的最後堡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