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陸經濟「三駕馬車」有失衡之虞

工商時報【本報訊】 三駕馬車,是大陸經濟圈慣用詞語,指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源,投資、消費、出口。這三者的表現,最好並駕齊驅,既均衡又相互協調,使總體經濟穩健增長。可是,今年大陸經濟的三駕馬車,力度強弱參差不齊,且各行其是,因而三者運行有失衡之虞,頗引人關注。 原本,去年末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論,已明示「要促進三駕馬車更均衡地拉動增長」;這和當前大陸主政者提倡的經濟「新常態」方針,實相互呼應。換言之,今年大陸總體經濟上的投資、消費、出口,必須均衡發展,則此一新常態才能充分落實。 當前大陸經濟三駕馬車,分別表現出來的樣態,無論速度或熱度,都有不小的落差,彼此間難以協調並進、相互支撐。因此今年大陸總體經濟能否穩健增長,確實存在值得商榷的空間;即便今年大陸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仍能超過7%,但總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很可能少有進展,經濟結構亦尚難達理想標準。 三駕馬車如此的失衡,最引人注意的面向,是「投資的肥大」。因為大陸國務院,最近密集批准各級政府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內容涵蓋「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以及電子信息網路、環保節能、資源開發、農業水利、醫療養老等設施。至於投資數額,據媒體側面得知,2015年及其前後,約2年期間之投入,即達人民幣7兆元,遠超過當年對抗國際金融海嘯的「4兆元投資」。 另一個面向,是「出口的更難增長」。大陸商務部長高虎城近日表示,2015年大陸外貿增長目標,將從2014年的7.5%,下調為6%。他雖未分別說明出口和進口的增長目標變化,但無疑地,出口和進口常是連動的,整體外貿增長目標下調,表示兩者的增長力道都走疲,其中出口增長率之欲振乏力,會損及整體GDP增長率。 第三個面向,是「消費的平淡」。去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情況只是平平,並不亮眼。已公布的去年前三季該項總額,約19兆元人民幣,名目年增率1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這樣的增長率,在近年只是一般水平,並不突出。 如此表現,說明大陸政府在擴大社會消費內需方面,還需要有更強力舉措。然而,自大陸國務院於去年10月公布「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新政策,表明要重點推進信息(網路)消費、節能環保消費等6大項目後,迄今未再有更新的作為。 總的看來,今年大陸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中,投資將「一馬當先」,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至於消費,還只是一個配角;最弱的是出口,其在經濟增長中的分量,會更縮減。 跡象顯示,今年大陸經濟增長,應是比去年更艱難,所以大陸政府不得不引用傳統方法,大手筆地進行公共工程投資建設,以撐持經濟增長。另外,房地產投資,今年又受到各地方政府垂青,而再次扮演地方經濟增長推手角色。這兩種投資加在一起,勢必使今年大陸經濟體系,充滿著土木建設的影子。 這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硬體建設太多,很可能會擠壓軟體建設的資源。而當前大陸最重要的軟體建設,不外乎「深化改革」和「轉型升級」,這兩者如因資源被擠壓而耽擱下來,則未來要追補,恐需耗費加倍的心力。 其實,大陸政府可以採取兩全之道,即對上述硬體建設項目的安排、執行及管理,採取創新作法,使其充分配合改革方針,並能助益經濟結構優化。譬如,投資項目准駁,嚴格按照市場標準;還有,促使資金來源走向多元化,以增加吸納民間資金和外資等。要言之,就是不必再由官方一手操辦。 除此之外,今年大陸的出口和社會消費,仍有努力空間,大陸政府宜進一步推出相關扶持政策,使這兩者也能有較好的表現。尤其社會消費規模大小,是大陸經濟結構改善程度高低之主要表徵,大陸政府今年宜以最大努力,來促使消費增長率跳脫出近年持續的「盤局」,力爭上游,如此則老百姓最能「有感」,廣大廠商也將普遍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