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苗之亂 陳時中之亂

流感疫苗供應不足,急於施打的老人家被迫在秋風中排隊領號碼牌,卻往往失望離去,民怨四起,連民進黨民代都看不下去,行政院長蘇貞昌以「爆桌」形容人數之多,並向國人致歉。致歉不能解決問題,必須細究原因並究責,才符合責任政治。大官們辯解之詞前言不對後語,但可以看出「流感疫苗之亂」肇因只有一個,是衛福部過度自信因而失能,蔡政府藉新冠防疫打造的超前部署、專業掛帥神話,已全然破功崩壞。

公費流感疫苗於10月5日開始施打,可能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仍在,今年接受注射者較往年踴躍,3天就施打了百萬餘劑,是去年同期的1.5倍;主要是50到64歲施打人數大增,以北市為例,較往年增加近1.7倍。因疫苗供應不足,衛福部不得不將免費施打年限提高到65歲。消息曝光,自費施打人數暴增,幾天內從都會大醫院到地方鄰里、衛生所,全部出現疫苗告急現象,因而亂象百出。

譬如,台北市各行政區所有基層診所,每天「共同分配一百支」疫苗,數量連「塞牙縫」都不夠;官方宣導民眾「先預約再接種」,依據媒體在北市精華區實地採訪,一一詢問5家醫療院所,結果都不能確定到貨時間,因而不敢接受預約;基層情況更慘,老人家等不到疫苗,里長伯被嗆爆,板橋出現火爆里長拿球棒到疾管署抗議討疫苗,就不意外了。

衛福部被迫倉促宣布,暫停50到64歲接種免費流感疫苗,民眾、基層第一線人員怨聲四起。政策急轉彎影響太多人權益,衛福部判斷錯誤當然要負起政治責任。老實說,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仍在,今年施打流感疫苗注射人數必然倍增,這應該是「常識判斷」的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宣布今年流感疫苗開始施打時也表示,因民眾防疫意識提升,預期接種狀況將更為踴躍。並將今年施打時間提前,秋冬來臨前就以不分階段方式施打,更大力宣導民眾趕快打,希望在秋冬來臨前就把群體免疫建立起來,以免流感與新冠潛藏的再流行風險交乘一起出現。

低估民眾防疫意識

結果呢,衛福部明知民眾防疫意識提升、接種人數會增多,卻未大幅增加疫苗的數量;既然數量未增加,衛福部又對各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風險評估,就不該改變過去分階段施打的作法,而該讓風險高族群(例如65歲以上老人、或6歲以下小孩等)先施打,有餘裕再讓其他有需要但風險較低的族群(如50到64歲年齡者)施打。

最後結果外界都看到了,接種情況確實比往年踴躍許多,疫苗馬上拉響警報;最荒唐的是,既然衛福部強調希望民眾早點打,在秋冬來臨前建立群體免疫,但最響應政府呼籲的50到64歲的族群,反而成為「被懲罰」的對象,衛福部宣布暫緩(其實就是取消)此年齡群的流感疫苗,儼然一副「你們打太多」狀,卻完全未反省本身在採購疫苗數量、施打順序等方面犯的專業錯誤。

至於犯錯後蘇貞昌還嘴硬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打疫苗」,台灣還是一個最安全的國家,對那些因政策大轉彎而不能打的民眾而言,應是最難入耳的風涼話了。確實流感疫苗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打,但如果50到64歲成年人是「不需要打」,為何年年公費流感疫苗施打都列入施打對象?

誰該施打前後矛盾

這種前後矛盾、依照現實條件隨意調整政策的現象,已非第一次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初起、國內口罩數量不足時,衛福部竟然宣導要一般健康的民眾不必戴口罩,還找了著名的醫生拍片宣導,幸好台灣民眾非常有自主性,搭車、出入公眾場所幾乎所有人都戴口罩。

事後驗證當然是戴口罩才是正確,但衛福部只因當時口罩數量不足,就宣導錯誤的觀念,看不出專業堅持在那裡。這次也是先拚命宣導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數量不足後就取消一部分人的接種,開始宣導不是每個人都要打、多戴口罩勤洗手「就應該不會有流感疫情」。請問到底何者為真?衛福部的專業與良知,到底在那裡?

蔡政府與衛福部為台灣守住新冠疫情防線,因而得到民眾普遍的肯定;遺憾的是,這種專業與堅持似乎不能持久,很快就屈從於政治。蔡政府罔顧民眾健康開放萊豬進口,衛福部竟然背棄專業,用自己都不相信的說詞為錯誤政策背書、辯護,甚至要求各署立醫院為瘦肉精背書,專業與良知掃地,「流感疫苗之亂」更是為衛福部的負面案例再添一例。

一個理應專業掛帥的部會首長,一旦迷失在掌聲與企圖參選更上一層樓時,再要求專業表現,其實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