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粵港澳大灣區是台商老巢,台灣可合作

工商時報【主筆室】 在大陸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中,地位舉足輕重的「粵港澳大灣區」,已隨日前香港主權回歸20周年慶典儀式,而正式成形且聲聞全球。這個經濟規模超過1兆美元的新興經濟區,讓台灣方面感受到沉重的競爭壓力。但換個角度看,這個大灣區其實是台商大陸投資的「老巢」,台商深諳此地經貿門道,我方應該利用這個優勢,積極和該灣區合作,謀求共同發展。 在日前香港慶祝主權回歸20周年過程中,訪港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地視察了粵港澳灣區大動脈「港珠澳大橋」之建設工程;同時,大陸中央和相關地方政府,在香港隆重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這些活動,等同宣告粵港澳大灣區正式成形,也讓這個灣區的聲名傳遍全球。 粵港澳大灣區名號當初首次「露臉」,是今年3月大陸全國人大與政協「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港澳部分強調「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其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隨後,大陸中央又宣布河北「雄安新區」建設計劃,與粵港澳大灣區南北呼應,一起成為下階段大陸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範圍涵蓋香港、澳門及廣東省9個城市:廣州、東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門、惠州、肇慶。整個灣區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GDP(國內生產總值)規模1.3兆美元(約台灣的2.4倍)。 根據大陸中央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取向,一是推進區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二是推進區內投資、貿易、人員往來便利化,三是在區內大力開展創業孵化、科技金融、國際科研成果轉讓等業務,四是建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綜合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將是大陸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加快提升附加價值的主力基地。 台灣方面近期已注意到,粵港澳灣區的競爭來勢洶洶;社會輿論頗擔心,該灣區結合「一帶一路」,必然快速崛起,擠壓台灣經貿發展空間,而使台灣更加邊緣化。其中有的論者已注意到,粵港澳灣區中單單深圳一個城市,2016年財政收入已增至7900億元人民幣,而同年台灣財政收入,折合人民幣僅約5740億元,竟落後深圳一大截。換言之,台灣府院掌握的財政資源,竟已不如深圳的市委和市政府。 這是近年深圳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另外,近年深圳大力鼓勵企業研發,並已從「山寨大本營」轉型為「產業創新城市」,而台灣產業仍很依賴代工經營,亦讓我方深憂。 而深圳的轉型與崛起,在東莞、珠海、中山、佛山等廣東其他城市,也有同樣的故事,只是程度有別而已。無論如何,將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計劃的整合下,這些城市的增長力道必然合成一氣,發揮「1加1大於2」效應,另再結合港澳聯接全球市場的功能,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後勁,真會讓台灣方面感到壓力重重。 不過,我們從台商角度去檢視,反而發現了台灣和粵港澳大灣區之間,有著諸多的合作機會點,因而認為我方不必一味擔憂該灣區對台灣的排擠效應。 直白地說,這個灣區,原本就是台商的老巢,也就是台商大陸投資最早的地方,迄今仍是台商在大陸匯集規模數一數二的重鎮。 譬如,其中的東莞,曾是台商在大陸加工外銷的最大基地,正常營運中台商家數一度高達6千多家,是全大陸台商最多的城市;目前雖傳統型台商走了一批,但創新型新世代台商仍不斷進來,因而東莞台商仍有4千家左右,在大陸依然位列前茅。此外,深圳、廣州、中山、佛山等城市,亦是台商投資熱門之地,家數皆頗多。還有香港,則是眾多大陸台商的公司註冊地及理財中心。 憑著如此深厚的淵源,台商對粵港澳灣區實是熟門熟路,也很容易掌握到該灣區未來新商機的苗頭及發展趨勢。因此,台灣產官學各界,應該致力把台商這項長處充分發掘出來,並且有系統地加以整合,以型塑出台灣和粵港澳灣區交流合作的策略部署。 要言之,台灣方面應該積極搭乘粵港澳大灣區的順風車,儘量爭取與其共同發展。其中,台商是非常好的合作媒介,務必予以珍惜及充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