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面對慧黠民意 三大政黨都應有警惕

蔡英文力挺林昶佐,但同意罷免林昶佐的票數遠多於不同意票。(中央社)
蔡英文力挺林昶佐,但同意罷免林昶佐的票數遠多於不同意票。(中央社)

在過去短短的一個月之內,台灣歷經兩大選戰、六項投票,單從輸贏來看,民進黨堪稱風光滿面,國民黨則是面有愁容。但是進一步觀察選戰過程和投票結果,可以發現台灣民意展現出慧黠的一面。民進黨、國民黨,乃至於民眾黨都應從這兩大選戰、六項投票當中民意的呈現得到警惕;畢竟,民意是流動的,跟不上民意脈動就可能遭到民意痛擊,甚至讓台灣淪為輸家。

這兩大選戰、六項投票,包括四大公投、一場立委補選、一場立委罷免,四大公投的投票權人涵蓋全台灣,一場立委補選發生於台中第二選區,一場立委罷免發生於台北市第五選區。選戰大小規模雖有差異,但共同特徵是都被操作為藍綠政黨對決,而且投票率均屬偏低。這就產生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何民進黨傾府院黨之力,國民黨也打出主席牌,但選民仍然冷漠以對?

對民進黨而言,這六項投票雖然全贏,但以四大公投而言,即使上自總統,下至基層都卯足全力,甚至還將黨公職人員的催票績效與選舉提名掛鉤,但也只能在略微高出百分之四十一的投票率中獲得差距不大的勝利,甚至選戰過程中一路落居下風。換言之,民進黨催出了基本盤固然有利於選情,但獲勝的主因卻在於公投與大選脫鉤、中間選民沒出來投票等因素導致投票率低落,並非民進黨以理念說服了台灣大多數選民。

其次,蔡英文以總統、民進黨主席之尊力挺面對罷免的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甚至操作為藍綠對決、抗「中」護台,但同意罷免林昶佐的票數遠多於不同意票,林昶佐僅驚險保住立委席次。由此來看,民進黨恐怕得擔心「抗中牌」是否已招數用老而出現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再往更深的層次來看,選民也可以思考,這種為了選舉勝負而不惜煽弄民粹的手段能叫做愛台灣嗎?

對國民黨而言,這兩大選戰、六項投票全盤盡墨,絕對會重挫黨內士氣,甚至加深黨內分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強調會一肩扛起全責。但是,擺在眼前的是今年年底地方大選;倘若年底選舉再添敗績,二0二四總統、立委大選的前景勢必更加艱困,乃至於眼睜睜地看著民進黨長期掌握中央政權。從投票結果來看,國民黨面臨地方及組織動員困境,黨內意見亦未能整合,這些應是朱立倫力圖振衰起敝的當務之急。

再者,如果二0二四大選是「天邊的彩霞」,今年年底的地方選舉就是「眼前的玫瑰」。在連敗兩場選戰之後,現階段國民黨較無本錢眺望「天邊的彩霞」,而應努力耕耘「眼前的玫瑰」。換言之,國民黨檢討這兩場選戰失利的時間並不多,調整步伐的速度必須加快;而且除了黨內整合之外,也不應排除爭取黨外的合作力量,以期將戰力推向最大化。

對民眾黨而言,雖然黨主席柯文哲曾說組黨「目的就是要成為第一大黨、主導台灣政治方向」,但是在這兩大選戰中,民眾黨扮演的角色確實有限,原因固然與民進黨動員國家機器和媒體操弄成藍綠對決有關,但民眾黨在四大公投提出的「兩好兩壞」也引爆黨內反彈,暴露出民眾黨欠缺政策整合及論述的問題;再者,民眾黨的決策形成仍未擺脫「一人政黨」的色彩。僅這兩個問題,都讓民眾黨距離第一大黨還相當遙遠。

慧黠的民意,讓民進黨雖勝猶危、催促國民黨加速變革,民眾黨則要擔憂不進則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