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疾病是什麼?有相關病史染疫會怎樣?該怎麼做?一般民眾確診後會出現神經系統疾病後遺症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確診後轉為中重症的個案中,不少人都有神經系統疾病史,可推測神經系統疾病是染疫預後不佳的危險因子,值得外界關注。究竟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感染新冠肺炎會加劇神經系統疾病的病情嗎?原先沒有相關病史者,會出現後遺症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確診後轉為中重症的個案中,不少人都有神經系統疾病史,可推測神經系統疾病是染疫預後不佳的危險因子,值得外界關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確診後轉為中重症的個案中,不少人都有神經系統疾病史,可推測神經系統疾病是染疫預後不佳的危險因子,值得外界關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神經系統是什麼?神經系統疾病又是什麼?

人體的神經系統,主要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及「周邊神經系統」兩大類。中樞神經系統是由大腦與脊髓所組成,是整個神經系統的控制中心;周邊神經系統,則是幫助中樞神經系統接收與傳遞訊息。兩者間透過複雜的神經纖維連結,人類才得以因應外界的環境變化,產生適當的身體反應,並且有思考、記憶、情緒變化的能力。

而神經系統疾病,是指影響神經系統的一類醫學病症,範圍與種類相當廣泛。常見的疾病類型包括中風、失智症、癲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等;根據受影響的部位不同,患者可能出現活動、言語、感知等不同障礙。

延伸閱讀》Omicron鑽侵大腦「恐怖7症狀」 呼吸病→神經感染…醫警示:到腦幹就出事

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確診新冠肺炎會怎樣?該怎麼做?

本土疫情爆發以來,確診後轉為中重症的個案中,不少人都有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病史,可見神經系統疾病是染疫預後不佳的危險因子。

神經系統疾病中,中風、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等,都屬於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中風好發於60歲以上民眾、且男性多於女性,而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另外,家庭醫學學會研究也發現,帕金森氏症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0歲。因此,60歲以上的年長者,普遍被視為新冠肺炎染疫中重症高風險群。

值得注意的是,癲癇也有類似現象。根據TVBS報導,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嚴鋒表示,癲癇患者染疫後,重症與死亡率高出70%左右。由於癲癇好發於18歲以下孩童、青少年,倘若孩子確診,父母務必注意病況發展。其他包含慢性病患或免疫力低下族群,也被視為染疫重症的高風險群,需要格外小心。

倘若家中有患有神經系統疾病、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族群的成員,應特別注意。一旦出現呼吸喘、喉嚨痛、咳嗽、活動力不佳等情況,家人就要提高警覺,尤其部分長者的染疫症狀並不典型,不會出現發燒,很容易因誤判而延誤就醫。

建議民眾可先使用家用血氧機測量血氧濃度(SpO2),血氧濃度≥95%即為正常值,倘若數值<95%請盡快就醫。而患有神經系統疾病者,建議疫苗要打好打滿,可有效降低確診後中重症的機率。

延伸閱讀》慢性病重症風險高 羅一鈞:別涉險染疫

無相關病史者確診 容易引發神經系統疾病後遺症嗎?

除了原先患有神經系統疾病者,確診後容易轉為中重症之外;原先沒有相關病史者,也可能在染疫後,引發腦部神經後遺症或腦損傷風險。

即便目前盛行的Omicron病毒,確診比例以輕症居多,但已有研究指出,染疫後會引起腦部發炎與慢性缺氧現象,且不僅限於重症個案;也就是說,輕症患者的神經系統,亦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而神經症狀的發生機率,與染疫者本身的健康狀況、免疫力等息息相關。當患者染疫後出現重症症狀,且免疫力急遽下降時,就更容易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截至目前為止,神經系統損傷被認為是新冠肺炎併發症中,影響時間最長久、後果最嚴重的一種。面對疫情,提醒民眾切勿掉以輕心。

延伸閱讀》新冠肺炎造成持久性的神經認知損傷!相當於智商下降 10 分、大腦衰老 20 歲

實習記者:陳昭榮、紀泰永

核稿編輯:沈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