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帶你逛博物館!數位應用吹進藝文圈,動動手指就能觀賞300件文物

數位科技的應用與展演形式的創新研發,是文化場館與表演藝術團隊的發展趨勢,除了反映在創作內容與形式,近年也逐步擴展到文化場域的服務項目。

以「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為例,特別將「開展文化未來:打造文化科技、跨域共創共享」設定為「文化政策白皮書」的6大議題之一,可見文化面對科技的未確定性與急迫性,亦賦予科技在藝文運用上有更多面向。而今年所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其中一個任務即是協助各行各業數位轉型,包括積極帶動文化場館數位轉型,藉由跨領域整合,將5G科技運用在藝術創作、場館營運與觀眾服務等各層面。

在跨部門、跨領域的思維下,透過5G建置,加速文化場域轉型智慧型場館,協助場館團隊發展數位內容開發,同時提升觀眾服務及文化平權的輔具應用,建立文化場域科技創新應用與服務模式,並有效提高文化設施的可及性。例如,作為5G示範應用場域的高雄展覽館、國家兩廳院,以及新興場域,如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都在科技的運用下,有效提高進入藝文場館、參與藝文活動的便利性、趣味性與舒適度,讓民眾更有感。

兩廳院 圖/國家兩廳院
兩廳院 圖/國家兩廳院

北中南藝文劇院落成,空間體驗再提升

台灣大概在2018年左右喊出「大劇院時代」這個名詞,恰如字面意思,就是「大型劇院」陸續備齊,面臨藝文市場、創作環境、場館營運等方面的挑戰——其所指的「大劇院」,除了最早的國家兩廳院外,便是台中國家歌劇院(簡稱台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簡稱高雄衛武營)等,而在2022年正式啟用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可以說是替看似暫歇的「大劇院時代」又掀起一波浪潮。

這些劇院逐步落成與啟用的過程,不單單面臨表演藝術領域的營運、創作等思考,也在台灣大型公共建築史裡畫下各自的座標。

例如台中歌劇院是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的作品,呈現獨特的曲牆設計;暱稱「皮蛋豆腐」的北藝中心,建築難度歷經廠商倒閉、多次流標,才於10年後的今日竣工。它們的建成不只被期許為演出場地,更有(國際)建築美學的體現——「導覽」似乎成為某種必須,因為多數人有興趣的不一定是演出本身,反而是建物本體。

北藝中心在建物設計時似乎就將「非觀賞演出的導覽行程」列入規畫,並且不以真人引導的方式進行,而另立通道讓參與者能在規定時間內進出,又不干擾場館內部其他活動的進行。其於正門旁另設出入口,稱之為「參觀回路(publicloooooop)」,作為一條貫穿劇場建築空間的環狀參觀動線,其中包含了後台、廊道、公共空間等,運用新媒體互動科技,結合行動裝置與語音導覽,讓參與者除了認識建築,也有數位藝術的感官體驗,彷若進入另一種劇場。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高雄衛武營則在2022年台灣燈會期間,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所成立的雅婷智慧團隊聯手,打造全台第一座沉浸式「廳院虛擬實境互動導覽」,於原有規畫展示成立歷史的時光迴廊區域,新增AI(人工智慧)互動科技,進化原有的軟硬體設備,讓民眾能透過手掌揮動,無接觸地了解衛武營的建築特色、劇場設備等;而「共創藝術互動牆區」則可體驗數位科技的藝術創作,藉此提升場館與民眾間的連結,回應衛武營訴求的「眾人的藝術中心」。

至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則與實境科技廠商宇萌數位科技合作打造擴增實境(AR)智慧地圖,導入行動定位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及AI演算法優化定位,功能不在導覽,而是路痴的福音,能夠在占地9公頃、且包含3個場館的園區更準確地找到方向。甚至,未來可能擴大定位服務至附近的車站,提高便民性,也縫合藝文場館與城市的縫隙。

科技結合博物館,拉近展品距離

演出場館(劇場)對於空間導覽的需求,乃因開發觀看演出時所無法觸及的區域;博物館運用科技導覽與參觀的方式,則不在「空間」本身,其導覽主題/體則是收藏物本身,而嘗試拉近這些藝術品、文物與一般民眾的距離,或是改變原本純粹觀看的模式。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於2020年更新一樓的導覽大廳,運用大面積的觸碰式螢幕與紅外線感應,以故宮藏品《紫檀多寶格方匣附珍玩三十二件》為概念,打造長達12公尺的「文物互動導覽牆」。於是,民眾可以於這面牆上瀏覽300多件的故宮精選藏品,藉由拖拉、滑動等手勢來進行互動,「觸碰」到這些無法觸碰而往往得拉開距離觀賞的藏品。

故宮南院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故宮南院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同樣地,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也在同年於導覽大廳推出「亞洲藝術互動年表」與「沉浸式互動劇場」等設計,運用數位科技移轉藏品的觀看視角。像是「沉浸式互動劇場」從南院裡的10件文物出發,如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印度生命之樹紋繪染掛飾、清代乾隆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等,展演隱藏於其中的故事,賦予無生命的藏品敘事生命,重建民眾理解文物的方式,不囿限於走馬看花。

這都回應了「採用數位科技輔助博物館展示」的國際趨勢,像是故宮啟用這些服務的2020年,該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平權:多元與共融」(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註2)既代表博物館在導覽、參訪與教育等方面的科技創新,更體現背後的友善化,撇除過去對文物賞析、藝術鑑賞的精英化思維。

其他像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推出「數位博物館」,彌補實際空間的距離;國立台灣美術館更早於2018年推出「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時,將4件藝術品原作與觸摸輔具並呈,讓視障、聽障或是高齡者能接近藝術作品。

其中最知名者,是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仿藝術家陳澄波油畫作品《淡水風景》,製作成全國首見與原作等尺寸、一體成形、仿原作的3D觸摸輔具,更加打開博物館參觀者的類型與身份。

不只華麗場景,數位化打造多元體驗

數位科技在藝文場館/文化場域的運用,不只在提供更酷炫、華麗的參與體驗,更是希望更多人能進入,從單純的散步、參觀,到實際的參與活動、觀賞演出等。這背後除了行銷思維外,更深藏文化場域近年不斷思考的「共融」、「共享」、「共好」等議題,讓這些場域能服務更多的人,而不是將人進行分類,然後排除。

像是高雄展覽館推出的「AI 即時翻譯系統」,由主講者從麥克風收音後,會傳輸到雲端,進行即時翻譯,聽眾就能夠透過APP收聽完整翻譯內容,亦可由螢幕轉譯成字幕,服務對象擴及使用不同語言的族群,除了國際化思考外,更是提供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不同語言、文化的民眾可以享有同樣資源。

近幾年加速數位轉型,並致力於共融永續場館的國家兩廳院,作為5G示範場域邁向第2年,自行政院科技會報支持下,由文化部、經濟部與數位發展部共同合作的「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並聯合資策會等單位打造全國覆蓋率最廣的5G展演型專網,為兩廳院的展演空間打開更多可能性。

兩廳院除了主辦節目演前導聆持續運用「雅婷逐字稿」人工智慧語音辨識系統,將講者敘述的精彩內容化為即時字幕,讓不同需求的觀眾藉由文字獲得更完整的藝文體驗。

5G專網的擴充優化,則為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團隊拓展出更寬廣的創作可能性,觀眾服務的部分,則提供等候觀眾隨選多視角的觀看體驗,以及透過AR字幕眼鏡閱讀即時的節目字幕、多國語言字幕等。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藉此思考到更多元的服務目標,認為:「如果是外籍看護陪著長輩來劇場,就可以無障礙地看一場演出,不會受困於『長輩的活動,但外籍看護不能參加』。」持續回應藝文場館對於「共融」的思考脈絡,希望打造更「好」的文化場域,而所謂的「好」不只是硬體等方面的升級,更是面對其所服務、面對、生活於其中的人。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即使是句老話,近年確實也體現出藝文產業面對科技,如何善用科技在文化場域裡的位置。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更多報導
歐洲人也能用比特幣買麥當勞了!一文掌握加密貨幣發展:薩爾瓦多後來怎麼了?
誠品前進東南亞!首站插旗吉隆坡拚年底開幕,公開設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