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腦、心智計畫 4亮點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科技部自一○六年推動「以疾病為導向之腦與心智計畫」,聚焦研究兩大國人常見的疾病「神經退化」和「慢性疼痛」,一年多的努力,獲補助研究團隊現已陸續開花結果,科技部特別公布幾項亮點成果。 發現針灸止痛新機轉- 台灣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團隊合作發現電針小鼠內關穴後,可促進內生性大麻釋放,達到止痛作用,且該止痛作用機轉與腦內啡無關,是一個全新的止痛機制。這項研究成果今年十月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闡明針灸止痛的神經生理變化,此發現具有臨床上重大意義,所探討的神經路徑可作為開發止痛藥品的新靶點,受到國際醫學界高度關注。 建立痠覺理論- 痠(酸)痛常常困擾神經病變與慢性疼痛病人,影響日常生活甚鉅,雖然目前有許多市售止痛藥,但對慢性疼痛的病人緩解效果並不好,只能止「痛」無法治「痠」。中研院、北醫、中國醫藥大學、輔大、台北科大整合研究團隊提出「痠覺理論」,透過動物模式與臨床研究驗證,確立「痠覺」的存在、並有別於痛覺。研究團隊分別針對纖維肌痛症與下背痛病人建立了不同的痠覺量表,並發現了advillin蛋白可當成週邊神經痛的專一性指標,這項研究成果今年八月十五日刊登於PNAS,並獲選為當期重點論文,目前正在申請專利中。 小腦腦波新技術- 退化性「原發性顫抖症」,影響四%的人口,及高達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台大醫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跨國研究團隊,開發出小腦腦波新技術,以非侵入性檢測出臨床病患的小腦神經電訊號異常,成為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客觀生物標記(biomarker)。此技術及顫抖症的研究成果,在今年發表於紐約International Tremor Congress,被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選為十三個可改善人類健康的新科技之一,並受國際科學期刊出版商Wiley and Elsevier專欄報導。同時獲選為科技部今年未來科技展的廿一個亮點技術之一。 運動增進阿茲海默失智者之空間認知- 迷路、甚至走失是阿茲海默症的常見症狀,由成功大學研發團隊整合臨床失智症、體育健康、航太、心理、基因及解剖等領域專家,邀請阿茲海默失智者的中年子女,輕度認知障礙與輕度阿茲海默失智者參加研究,以空間認知能力為主要標的,初步發現,運動介入能增進空間認知作業,已有結構性及功能性磁振腦造影等相關科學證據支持,這項成果有助量身訂作運動計畫,找出造成失智病人迷路的機轉,進一步找到改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