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恐將減少全人類平均餘命1.8年,高於癌症影響

空氣汙染的危害,竟是如此不知不覺地侵入生活,導致健康受損。

人們經常認為所呼吸的空氣是理所當然的乾淨,但最新數據顯示,事實並非如此。

地球空氣有多髒?根據聯合國2022年4月4日一項針對117 個國家 、6000 多個城市空汙的調查分析,顯示世界上 99%的人口當下呼吸的空氣,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的安全指南。

而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於3月2日所公布的報告,更為「嚇人」: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符合,去年(2021)9月的「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指南」(WHO AQGs)訂定的標準,亦即環境PM2.5不得超過5微克/立方公尺。

同一份報告也指稱,全球只有不到一半的國家符合「最不嚴格的過渡目標」(least stringent interim target):環境PM2.5不得超過35微克/立方公尺。

同時,空氣汙染對人體造成損害的證據,也在迅速增長。

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另一份關於「空汙如何影響全球人類的平均餘命?」的報告中,評估空氣汙染將讓全球人類縮短約1.8年的平均餘命,已高於癌症對人類平均餘命的影響(1.7年)。

報告也指出,在一些嚴重受空氣汙染影響的國家,若空氣汙染無法得到有效改善,剛出生嬰兒的平均餘命將減少3年以上。

對抗空汙,需擴大動員民間力量,推向國際

WHO環境、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部門主任尼拉(Maria Neira)披露:「我們知道,每年有超過700萬人,因暴露在這種汙染空氣中而死亡。」

尼拉還表示,即便人類在新冠大流行中倖存下來後,但是空氣汙染仍然每年導致至少 700 萬人過早死亡:「這是不可接受的。」

據統計,在哥倫比亞,每 50 分鐘就有1人死於與空氣汙染有關的疾病。

「我生來就有哮喘病,」哥倫比亞對抗空汙運動人士戴利(Alejandro Daly)說:「我到達波哥大後,由於空氣汙染,情況變得更糟。」

戴利在2022世界經濟論壇(WEF)現身說法。自 2018 年以來,他的組織在哥倫比亞開展了三項倡導清潔空氣的全國性運動,動員了 5000 多名氣候活動家、學者和政府官員。

「2019 年,我們創建了第一所空氣質量倡導學院——New Airs。兩年來,我們培訓了全國 25 個不同城市的 130 人,提供了大約 50 個低成本的感測器來測量空氣汙染,並開發了動員年輕人關注空氣質量的方法,」戴利說。

他解釋,要對抗空氣汙染,首先需要加強民間社會組織的能力,然後推動建立強大的國家和國際聯盟:「通過這樣做,我們將創建一個包容性的全球氣候議程,其中包括健康權和健康環境的行動。」

台灣在全球空氣汙染數據中的表現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國際碩士學位學程教授何文照,受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所請評論指出,台灣在相對全球空氣汙染數據中的表現,2016年監測結果PM2.5的年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公尺,2019年降為16.2微克/立方公尺,改善約兩成。

2021年12月底公布同年的空品監測結果統計,臭氧年平均濃度、超標小時數及站日數均下降,臭氧8小時紅害日數比去年減少六成;空氣品質指標(AQI)大於100達到橘色警戒以上的天數,也連續五年減少。

台灣也設定了在2023年,將PM2.5逐步達標15微克/立方公尺,相對PM2.5年平均濃度逐年有所改善。

但何文照也表示,台灣每日最大8小時的臭氧年平均濃度,仍有相當需要改善的空間,有些地區甚至略有惡化,是台灣全面進階空氣品質提升的一個課題與挑戰。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史上最大的空氣清淨機?印度的空汙比你想的還嚴重
郭台銘首曝心律不整,台大醫:可能空汙所致,年輕人也爆呼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