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放電——淺談癲癇治療與處理


文:詹智鈞 屏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癲癇又被稱作「羊癲瘋」或是「豬母癲」,其紀錄相當有歷史,在科學尚未了解的古老年代,常被與「超自然」、「魔鬼」等相連結。癲癇,是由於各種原因的腦部疾病或病變,讓腦細胞像是電線走火一樣,不正常放電,而導致各種症狀及腦波變化。臨床上,出現症狀被稱作「發作」(seizure),而多次發作則稱作「癲癇」(epilepsy) 。


發作原因有哪些?

誘發因素

突然停用抗癲癇藥物、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酗酒、心情緊張、外界環境刺激等都有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發作症狀

在癲癇發作之前,有些患者會有稱作「預兆」的警訊。預兆的內容因人而異,有些人會感到緊張焦慮、聽到怪聲、看到很奇怪的光、聞到怪味道等,都有可能。「預兆」產生後,可能癲癇會接著發作,也可能不會發作。

癲癇發作的症狀很多樣,例如:意識有障礙(雙目直視、失神、迷惘或昏迷)、倒地、手腳僵硬、牙關緊閉、口吐白沫、肢體痙攣、手腳局部抽搐、皮膚局部感覺異樣(例如像蟲爬)、大、小便失禁等等。若在從事其他行為時,例如游泳,可能會引發意外傷害(如溺水、吸入性肺炎)。

分類

依照大腦放電的部位分為兩大類:

部分發作:大腦只有局部放電異常。有可能演變為全面性發作。可能會失去意識。 全面性發作:雙側大腦半球同時異常放電。會失去意識


「移、勿、側、陪、送」緊急處理

“不少人遇到癲癇患者發作時,會想把東西往患者嘴裡塞,認為這樣可以避免咬到舌頭,但實際上,這樣反而更容易讓患者受傷。因此,台灣癲癇醫學會提出「移、勿、側、陪、送」的5字口訣,教導民眾進行簡易處置”

「移」:將患者附近的尖銳物移走;

「勿」:勿強行壓制患者抽搐的肢體、勿放硬物至口中;

「側」:將患者的臉側放,讓口水或分泌物流出,避免堵塞呼吸道;

「陪」:陪伴患者至神智清醒;

「送」:若抽搐時間達5分鐘以上,或連續發作之間神智沒有恢復,就應迅速送醫。


診斷

患者需要做血液檢查、腦電圖以及影像檢查(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檢查)以找出發病原因。但實際上仍有將近一半的患者病因不明。至於病患的病史及臨床症狀的部分,除了一些部分發作的患者外,由於患者在發作時通常是失去意識的,因此目擊者的觀察對於臨床的判定很重要。


治療

約有70~80%的患者在使用抗癲癇藥物後病情可以獲得控制,20~30%者藥物控制不佳。少部份患者手術切除單側顳葉可以改善。

經過醫師仔細評估與追蹤後,若患者二年以上沒有癲癇發作、腦電圖正常且無症狀,可以考慮逐步停止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

■  常頭痛需要照MRI檢查嗎或是有其他檢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