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頭部撞傷 當心罕見成長性顱骨折

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劉宏輝副院長率醫療團隊召開記者會,邀請衛生局張翌君副局長、醫政科蔡月貴科長出席與會。(記者劉春生攝)
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劉宏輝副院長率醫療團隊召開記者會,邀請衛生局張翌君副局長、醫政科蔡月貴科長出席與會。(記者劉春生攝)

▲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劉宏輝副院長率醫療團隊召開記者會,邀請衛生局張翌君副局長、醫政科蔡月貴科長出席與會。(記者劉春生攝)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或許會有撞到頭之後,頭皮「腫一包」的經驗,而絕大多數的頭皮腫脹,在幾個禮拜後,都會逐漸消失。雲林縣有位一歲大的女嬰,因為車禍導致嚴重的頭部外傷送醫治療,到院時昏迷指數僅有六分,合併全身性癲癇。經過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神經科、神經外科的合作治療,出院時意識已恢復清醒,能經口進食。日前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劉宏輝副院長率醫療團隊,包含神經部李銘仁主任、外科部黃培銘主任、急診部江文莒主任、小兒部陳聖杰主任、神經外科陳元森主任、神經外科許皓淳醫師、周聖哲醫師、陳以幸醫師、小兒神經科王馨珮醫師等兒童神經外科成員召開記者會,邀請衛生局張翌君副局長、醫政科蔡月貴科長出席與會。

出院兩個月後,家長發現女嬰頭皮有一塊軟軟的腫塊慢慢地變大,尤其在睡覺時最明顯,腫塊甚至會隨著脈搏跳動。醫師安排磁振掃描後,發現女嬰的腫塊來自頭部外傷後罕見的「成長性顱骨骨折」。經過神經外科施行硬腦膜的手術修補之後,頭皮腫塊便不再出現。經過兩年的追蹤及復健治療,女嬰的生長發育情況與其他孩童已無太大差異。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外科許皓淳醫師表示,兒童頭部外傷的年發生率,據世界各國統計,約在每十萬兒童中有50-250位左右(澳洲發生率最高,北歐國家最低),其中嚴重腦傷之兒童大約佔百分之五。臺灣在文獻上雖未統計兒童頭部外傷之發生率,但若參考其他國家發生率來計算,每年國內可能有高達五萬名青少年或嬰幼兒發生頭部外傷。在兒童頭部外傷併發顱骨骨折的患者中,僅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兒童,會出現「成長性顱骨骨折」的併發症。

許皓淳醫師指出,成長性顱骨骨折,是由於頭部外傷後,顱骨下的硬腦膜撕裂傷,導致骨折處不但無法隨著時間慢慢癒合,甚至裂縫會越來越大,並且有腦脊髓液從裂縫中滲漏至頭皮下,導致患者出現頭皮下積液,外觀上就像是軟軟的頭皮腫塊一樣;較嚴重的案例,甚至有大腦組織膨出至頭皮下的風險。若以雞蛋比喻,就像用力敲擊雞蛋導致蛋膜破裂,使內部的蛋液流出蛋殼外的現象。幾乎所有的成長性顱骨骨折案例,皆發生於三歲以下之嬰幼兒,其中三分之二是發生於未滿一歲之嬰兒。若嬰幼兒在頭部外傷後滿兩個月時,頭皮持續出現軟性腫塊或頭顱外觀不平整,就必須懷疑是否為成長性顱骨骨折的患者,並由兒童神經外科醫師安排影像檢查得以確診。

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劉宏輝副院長表示,兒童並非縮小版的大人,其神經外傷的處理與評估需要比成人更為謹慎,每個環節皆需仰賴團隊的合作,共同照護,除了小兒神經科醫師與神經外科醫師的治療外,後續的復健過程也是重要環節。面對國內每年高達數萬名的兒童頭部外傷患者,需仰賴急診科、小兒科、神經外科及復健科的多科團隊合作,方能得到完整的診斷及治療。家長及照顧者亦須留心觀察小朋友的外觀及活動力,方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留下難以復原的後遺症。

劉宏輝副院長表示,神經醫學中心透過神經外科、小兒神經專科醫師、復健科等多科系間的團隊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兒童神經疾患醫療照護。且本院亦具備強大的後援系統,包括小兒急重症的加護病房系統、復健治療乃至早期診療團隊等周全性照護,守護雲林的孩子們,迎接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