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家的孩子學習更不能落後 安置機構助學

團體家庭孩童用桌遊打開心房不僅培養孩童邏輯能力並學會合作與分享(圖 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團體家庭孩童用桌遊打開心房不僅培養孩童邏輯能力並學會合作與分享(圖 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自5月19日全台進入三級防疫警戒以來,許多產業的收入受到影響,原本處於弱勢的家庭、社福機構更是雪上加霜,不僅企業贊助減少、募款活動延後或取消,民間個人小額捐款更是大幅下降。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透過媒體報導得知諸多兒少安置機構在疫情期間面臨許多難題,主動聯繫挹注0-12歲「兒少安置教養機構」費用、學習資源和清潔保健用品,透過各縣市社會局的推薦,截至目前已贊助13所兒少安置教養機構。

這次的疫情來得又快又急,信誼書籍和教玩具的即時贊助,適時在史上最長暑假裡,為安置機構舒緩了孩子作息安排的壓力。花蓮善牧兒童之家主任陶明蕙表示,雖然經常會收到二手書和玩具,但常常打開來發現零件不足或書籍破損,這批全新而又依不同年齡搭配組合的書和玩具,立刻成為保育員最有利的工具,也是孩子們日常作息中的最愛。

孩子們玩著誰是誰歸類遊戲卡 不僅要觀察還提升了語文表達和邏輯能力(圖片提供 花蓮善牧兒童之家)
孩子們玩著誰是誰歸類遊戲卡 不僅要觀察還提升了語文表達和邏輯能力(圖片提供 花蓮善牧兒童之家)

「收到捐贈物資的第二天,便看到一位孩子手腕上戴著自己親手用編織器做的幸運手環,過兩天又發現她也送給了社工和其他的孩子;有位孩子因為收到的最新的桌遊難度比較高,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去研究玩法,並教會其他的孩子一起玩。甚至有位1歲半寶寶第一次聽老師說《小金魚逃走了》便能立刻指出小金魚的位置。」台北市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鄭敏菁表示,看見這些因家庭暴力而有創傷反應的孩子們,能藉由書籍和桌遊,打開心房一起玩、學習合作、也學會分享;亦或看到寶寶指出小金魚臉上的光彩、孩子為挑戰關卡勇敢的嘗試,都讓全體夥伴們感到很欣慰。

記憶轉轉盤桌遊非常受後山孩童喜歡,每天都有孩子悄悄藏起黑色圓蓋想第一時間搶來玩(圖片提供/花蓮善牧兒童之家)
記憶轉轉盤桌遊非常受後山孩童喜歡,每天都有孩子悄悄藏起黑色圓蓋想第一時間搶來玩(圖片提供/花蓮善牧兒童之家)

桃園藍迪兒童之家創辦人李雪櫻院長,最近經常看到不同年齡的孩子坐在角落閱讀或遊戲。李院長強調,信誼這批分齡、多元而有結構性的書籍和教具,特別是主題性小套書、玩具與書籍套組,讓工作團隊有了不同的思考,制定了全新的教養計畫。「小小孩特別喜歡《好餓的毛毛蟲》,每天都拿著硬頁書,搶著將手指鑽進鑽出。」李院長強調,這些孩童多數認知發展較遲緩、社會性不足、空間概念較弱,圖書書和遊戲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像小六的南南(化名)認知發展比同齡孩子較慢,這些書籍對他來說像是一次新的學習機會,每天至少看兩套,並大聲唸出來,李院長發現孩子連發音都變標準了。「收到信誼這批結構性又具設計感的書籍和遊戲,真令人驚豔,是孩子很的大禮物!」

孩子一開始不知道怎麼組裝吸管,七手八腳摸出玩法和造型後,創意組合棒成為孩子天馬行空的世界(圖片提供/桃園藍迪兒童之家)
孩子一開始不知道怎麼組裝吸管,七手八腳摸出玩法和造型後,創意組合棒成為孩子天馬行空的世界(圖片提供/桃園藍迪兒童之家)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世界各國受疫情影響相繼關閉學校一段期間,2020年全球188個國家大約有17億兒童的教育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多項研究更指出,孩童的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嚴重落後。英國國家教育研究基金會針對6~7歲的學生做的測試,發現疫情之下學生的閱讀和數學程度平均落後了2個月。而同年的學童中,弱勢學童所受的衝擊更大,閱讀和數學程度比非弱勢學童落後了整整7個月。

長期致力兒童早期教育的張杏如董事長指出,近三個月來台灣忙著防疫,倉促停課對孩童的學習產生了重大的變化。關注孩童停課不停學、學習不中斷之際,更不能忽視弱勢孩童學習的權利。張董事長認為,閱讀和遊戲是孩童最重要的學習途徑,特別是閱讀能力,是孩子接觸世界、構建知識的基礎,更不能忽視。除了贊助兒少安置機構生活經費、清潔用品外,也依孩童年齡,為0-2歲、3-6歲、7-12歲的孩童,挑選適齡的書籍和遊具。包括遊戲書、圖畫書、橋梁書、散文、兒童小說、科普漫畫等多元類型的文學性和知識性兒童讀物;以及信誼團隊專業設計多向度學習的教玩具、知名品牌SMART GAMES、Thinkfun等桌遊。希望這些優質書籍和遊戲,做為安置中心保育老師最有利的支柱,在這個最漫長又不能出去玩的暑假裡,帶領孩子創造更豐實而有創意的生活。

信誼基金會提供分齡而多元的童書和玩具桌遊助兒少安置教養機構孩童不因停課而中斷學習-圖片信誼基金會提供
信誼基金會提供分齡而多元的童書和玩具桌遊助兒少安置教養機構孩童不因停課而中斷學習-圖片信誼基金會提供

(資料來源:信誼基金會)